下载地址列表
|
>文件大小:236 KB |
>下载次数:10 |
|
|
>更新时间:2017-01-24 08:42:36 |
|
|
免费下载
|
|
|
广告
| |
|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
|
|
|
简 介 |
【学法导航】 一、复习中注意掌握时政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坚持扩大内需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引进来”和“走出去”先结合等。 二、重点知识讲解: 1.中国最终消费率与世界平均消费率比较:十多年来,中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8.8%。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79%,高于我国水平将近20个百分点。 2.城乡差距扩大,农村消费难以启动。据有关调查显示: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3.中国经济突出面临四大压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突出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突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的压力。 4.为什么要扩大内需?(出口疲软、投资减速、物价回落、)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下降已成为现实:出口疲软、投资减速、工业滑坡,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也不断降温。通胀压力已明显减缓,扩大内需应当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我国重启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个重要寓意就是要防止经济大幅回落,确保经济增长。但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增长要讲质效,并有利于提高人民福祉,不能片面追求数量和总量的扩张,更不能为了应对短期的金融危机而牺牲长期的发展。运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要把促进经济增长与推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既拉动当前增长,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5.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而应对经济下滑和金融危机主要手段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