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2017秋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课《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山行)ppt课件2
古诗二首 资料宝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 《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 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预习检查 1.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 诗。 不认识的字要读拼音哟! 2.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美好境界,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3.你还去过哪些地方,见识过什么美景,说一说。 字词乐园 lú lú zǐ 庐 炉 紫 yí yín jìng 疑 银 径 xié shuāng 斜 霜 课文详解 感受这首诗的气势磅礴!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3.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4.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5.疑:怀疑。6.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7.九天:天空,极言其高。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诗意] 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第一、二两句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最后一句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意读出这首诗的韵律美哟! [注释]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 : 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 : 石子小路。径:小路。 白云生处 : 指山的深处。 坐 : 因为、由于。 霜叶:经霜染的枫叶。 于:比。 [诗意]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首句的“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次句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飘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第三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红于”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图解结构 遥看 联想 望庐山瀑布 瀑布 挂 飞 三千尺 银河落九天 山行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晚、霜叶红 概括主题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山行》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