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2015春冀教版语文二下《囫囵吞枣》ppt课件1
*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话寓言。 二、历史故事。 三、诗文语句。 四、口头俗语。 大枣 脾胃 抓起 益处 枣核 肚子 损伤 馋人 愣住 憋得 岂不是 咽下去 嚼一嚼 前仰后合 若有所悟 二话没说 两全其美 热情地接待 客气地说 开玩笑地说 若有所悟地叫道 新鲜的梨 新鲜的枣 笑得前仰后合 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这个年轻人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用﹏划出文中解释“囫囵吞枣”的意思的句子。 黄黄的梨,红红的枣儿,真馋人。年轻人二话没说,拿起梨就吃,一连吃了好几个,边吃边点头。主人见了,客气地说:“适量吃些梨对牙齿有好处,要是吃多了会伤脾胃的。”年轻人说:“那好,我就吃大枣儿吧。”说完,就抓起大枣儿吃起来。 主人见了,又告诉他说:“吃枣儿对脾胃倒是有益处,但吃多了会伤牙齿的。”这位年轻人吐出枣核,愣住了。 忽然,他若有所悟地叫道:“哈哈,我有办法啦!吃梨的时候,别往肚子里咽,只在嘴里嚼嚼就吐出来,就不会伤脾胃了;吃枣儿的时候,别用牙齿咬,把整个枣儿吞进肚子里,就不会损伤牙齿了。这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年轻人的办法真的是两全其美吗? 主人听了,开玩笑地对他说:“吃梨只嚼不咽,倒不难做到。可是吃枣儿要是只咽不嚼,那不成了囫囵吞枣了吗?你的肚子受得了吗?” 年轻人一听,脸憋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场的人见了,都笑得前仰后合。 为什么在场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年轻人哪里可笑? 想一想 《囫囵吞枣》是一个成语故事,原意是:把枣整个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儿。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想对这个年轻人说些什么呢? “囫囵吞枣”比喻学习或做事,不动脑筋,不加理解,只是死记硬背,笼统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