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12、近代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写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众夷相视忽变色……凶夷无所施其暴。”诗中所描述的这一事件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慨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强决心
D.显示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13、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对此条约都不满意。侵略者不满足于攫取的权利,蓄意利用换约时机,重新挑起战争,向中国勒索更多的特权。清政府认为“以派员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行及缴赔兵费始退还广东省城四项,最为中国之害”。清政府宁愿以免除关税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内地游历、内江通商等条款,并设法避免英、法到北京换约。据上述判断,此条约为
A.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 B.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
C.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14、康有为曾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下列最能体现他的这一思想的著述是
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变法通议》 D.《应诏统筹全局折》
15、孙中山说:“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亨尽,贫民反食恶果,总有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有签于此,孙中山主张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 ②平均地权
③焚毁刑具,停止刑讯 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16、“生产之要素: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外资)用之于生产者,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者,势必蒙外资之害。”对上述摘自于20世纪初一篇文章中的言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主张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发展生产 B.属于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
C.是爱国、进步的思想主张 D.对今天的中国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7、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潮流更迭快、冲突激烈。这主要是因为
①新旧多种政治力量共存
②各阶级、各阶层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③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和国内政治的黑暗
④当时的思想潮流相对于中国国情来说都有局限性
A.①②③ D.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