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学校“控流保学”工作总结为了切实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学校党政一班人地共同努力,我校的“控流保学”工作抓得非常落实,我校期期学生入学率均达到了100,重点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重视“控流保学”工作的制度建设。1、
“三册”制度。每期开校初造学生花名册,每年终对所辖招生区域的校外学龄儿童逐户调查摸清,造好0-17周岁适龄儿童花名册,每年新生入学后制好学籍簿,建好了学生档案台帐,严格实行学生“户口”管理。2、转学、休学、退学制度。学生转学必须凭户口迁移证和转学证明。转出学生必须由本人或学生家长申请,班主任审查同意,学校领导批准、教导处办理转学证明。凡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休学,退学的学生必须由本人申请,班主任审查同意,学校领导批准,办理休学、退学手续。凡办理了转学、休学、退学手续的学生班主任必须在学籍簿上注明转学、休学、退学的时间、原因。教导处建立了专册登记簿。未办理转学、休学、退学手续,自动不到校学习的流动生,班主任及时做好了学生、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动员到校参加学习。对休学期满的学生,学校按时通知到校插班复学。凡要求在重龙镇几所小学间转学的学生,原则上不予同意。3、交接班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采取“校内包班、校外包街道、社、队”的办法,划片定点,责任到人。注意保持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相对稳定,不轻易调动、调换任课教师。非换不可的班级,教师要办好交接班手续,除交“三率”情况外,还要交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如有流动生,必须讲明原因。4、家访制度。学校每期期初、期末对各班学生入学、巩固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每月末向上级主管部门填报一次学生人数统计表,开展“无流动生竞赛”活动,对无流动生的学校、班级、教师给予适当的表扬、奖励。5、奖惩制度。凡在一学年内,无一名流动学生的班级,学校从自有经费中拿出一定份额的经费进行专项奖励。二、有章可循,重在落实。每年学校按以上制度开展工作,安排人员,并与教师签订“控制学生辍学的责任书”,责任到人。假期定期安排人员对辖区内的学龄儿童进行摸底造册。三、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工作。要做到切实巩固学额,控制学生流失,除严格执行以上管理制度以外,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工作方法上不简单化,要求上要有所区别。开展学习竞赛,不仅奖励先进,也要注意进步的奖励,以有助于学额的巩固。XXX学校二○○三年九月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