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了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紧紧围绕“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优势、推出新举措、实现新突破”的全县工作主题,坚定不移地把关注民生、关心民生、解决民生放在首位,以提高“三个群体”(困难群体、优抚群体
、孤老孤残孤儿群体)生活保障水平;以推进两个建设(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乡社区建设)为着力点,认真开展了各项民政工作,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勤奋工作下,取得了新成绩,现将2009年民政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以抗旱救灾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加强
(一)救灾救助工作机制完善成效明显。今年,全县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都建立完善了乡、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每个村(社区)设立1名灾害信息员,做到报灾和查灾迅速、核灾准确、救灾及时。为了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今年年初下拨冬令、春荒款126.31万元;10月22日又下拨新救灾款325万元。同时,在1月份协同有关单位在全县开展了春节慰问活动,对全县的重点优抚对象、城乡特困家庭、受灾群众中的“三无户”以及五保户、敬老院进行了走访慰问,共下拨慰问资金86.98万元。
今年我县遭受5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我局认真抓了查灾、核灾、报灾及救灾工作:
1、受灾情况及灾害损失
由于今年降雨量少,干旱持续时间长。从去年10月至今年8月,持续11个月未降有效雨,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减少六成。
严重的旱灾给我县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一是粮油作物大幅度减产。全县总播种面积151万亩,受灾面积141万亩,成灾面积141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10万亩,5至8成31万亩。全县粮食减产12840万公斤,油料减产1436.82万公斤,甜菜、蔬菜等减产19527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3999万元,其中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42827万元;二是畜牧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持续干旱,牧草大面积枯死,30万亩饲草严重减产,减产数量达到32000万公斤;三是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全县有137个行政村,5万人,4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四是林木发育生长受到影响。持续干旱高温,地上地下水源补充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林木正常发育,生长多年的成林大片枯死,全县林木枯死面积达到1.67万亩。特别是新造林和幼林受害尤为严重,成活率不足50。
2、抗灾自救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把抗旱救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积极推行了三级干部联包责任制,一是县领导包乡镇责任制。由县四大班子领导联包受灾乡镇,负责指导督促各乡镇全面落实各项救灾工作措施,督促检查各部门、各企业救灾帮扶任务的具体落实;二是县直部门包乡村责任制。全面实行县直部门包扶重灾乡村的救灾帮扶机制,各部门积极出资出力,协助乡村抗旱自救,力争将旱灾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三是县乡干部包村责任制。每个县直部门抽调3-5名干部与乡干部一起,深入重灾村开展服务工作;四是开展为受灾群众捐助活动。为了帮助群众顺利渡过灾荒,9月1日,召开了全县抗旱救灾及捐助动员大会,会后,全县干部职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截止10月份,全县共接收到捐款133.91万元。
(2)深入摸底,核实灾情。县民政局和各乡镇民政干部深入到18个乡镇进行灾情调查,确保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受灾情况和救助人数。全县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中,其中特重灾村210个,重灾村102个,受灾户10.8万户,受灾人口30.3万人,其中无自救能力户1.62万户、3.95万人,有部分自救能力户2.03万户、4.86万人,有自救能力户7.15万户、21.49万人。同时建立了救灾工作台帐。做好受灾群众的口粮、越冬取暖、牲畜饲草等生活生产必需品的登记造册,做到了户有卡、村有薄、乡有册、县有档案。
(3)落实措施,积极救助。一是民政部门积极帮助指导各乡镇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二是加强部门扶持。县直各部门深入受灾乡镇积极开展“为灾区群众组织一次捐赠、开展一次慰问、办一件实事”的“三个一”活动,全力实施帮扶救助,并利用部门优势帮助受灾群众联系增收门路。三是做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坚持分类救助、因户施救、因人施助的原则进行救助。特别是对缺钱缺粮缺煤的五保户、低保户和无自救能力户进行重点救助,确保每人每天1斤基本口粮,每户1000斤取暖煤;对有部分自救能力户要保证每天每人半斤粮;对有自救能力户的积极鼓励引导开展生产自救。
(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扩面提标,加强动态管理。从今年1月份起,城乡低保开展了扩面提标工作。城镇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25元,保障人数由去年的7547人扩大到8083人,占城镇总人口的11.5,人均月领低保金额158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78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70元,保障人数由16756人扩大到25989人,占农村总人
口的8.6,人均月领低保金额52元。并对城乡低保户进行了年检。从6月20日开始,民政局协调县纪委、财政局、××镇三个单位,组成低保入户抽查小组,利用1个月时间深入到农村和城镇社区低保户家中,对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了全面的复查,做到动态管理,有进有出,应保尽保。另外,根据我县今年遭受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还要扩大农村的低保面,下半年把农村受灾群众中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困难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全县计划纳入3000人,目前正在实施中。
(三)城乡医疗救助深入进行。医疗救助不断扩大救助范围,取消了病种限制,降低了门坎费,提高了救助水平。本着方便群众、规范管理的原则,尽量缩短办理时限,保证救助实效。上半年下拨了608580元医疗救助资金,共救助904人,其中农村779人,506880元;城镇125人,101700元,并在7月上旬完成了发放工作,二是还为农村低保户、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共计18765人参加新农合,每人资助20元,共资助资金37.53万元,上半年共实施医疗救助和资助19669人,下拨救助金额983880元。下半年医疗救助正在实施中,预计在12月底前完成。
(四)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加强。为加快我县中心敬老院建设步伐,今年上半年又投资200万元开工扩建了单晶河、大囫囵两所中心敬老院。去年开工的台路沟中心敬老院施工结束,已交乡政府管理,其余3所(大囫囵、单晶河、郝家营)在7月底已完成了硬件工程。我局已于6月25日召开了五保老人入住中心敬老院协调会。截止10月18日,民政局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56张,率先完成了张家口市下达的任务指标。目前,我县共有4所中心养老机构相继完工入住,床位总数达707张,对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改善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满足4个乡镇五保对象集中入住供养外,还能从其他14个乡镇调五保对象入住,现正在陆续入住。加上另外14所敬老院,我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到年底可达707人以上,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
二、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全面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做好优抚安置和拥军优属工作。及时足额兑现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金,着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努力推进退伍安置改革,在抓好重点对象安置同时,探索鼓励自谋职业,实行货币安置的路子,逐步减轻政府安置退役士兵的压力。6月份完成了全县重点优抚对象需配制假肢、助听器等辅助器材人员的摸底上报工作,并对全县参战涉核人员部队代号认定结果进行了归类上报。同时起草出台了《××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文件,对规范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起到积极作用。按照省政府和省民政厅提出的“三院合一”管理体制,去年11月份新光荣院落成,并于12月13日搬迁入住,实现了“改革光荣院、社会福利院、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方式”的三院合一管理体制。在“八一”建军节和“十一”国庆节期间,我们还对全县重点优抚对象、在乡老复员军人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走访慰问。
三、本文来源:永州免费公文资源123.ibsrx88认真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
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从2月20日开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开展全局的两项活动,认真开展了宣传发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四个阶段的活动。在学习调研阶段中,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集中学习,制定了集中学习签到制度,学完了所规定的文件和教材,全局干部职工26人,共撰写学习心得58篇,近15万字;做学习笔记26份,近60万字;撰写调研报告9份,近4万字。在分析检查阶段中,我们在聚焦提炼问题的基础上,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恳谈会等,会上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了存在的问题,通过多次征求各界人士和群众的意见,写出了《民政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经过群众对七项内容的评议,对分析检查报告整体质量的综合评价好的占97.8,较好的占2.2,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过。同时我们狠抓了整改落实,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认真整改。加强了制度建设,建立了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对两项活动的开展,使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风建设有了明显的提高,真正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四、依法行政,加强民政社会事务管理
(一)殡葬改革工作不断巩固提高。一是继续加大殡葬改革执法和管理力度,对殡改工作坚持一抓到底不能丝毫放松,重点解决火化后二次装棺和土葬等难点问题。二是年初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2009年度殡葬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各乡镇与村(居)委会签订了殡葬管理责任状,继续实行殡葬管理死亡报告和月核对制度。今年县殡管所根据原有火化炉设备老化、耗能量大、污染严重的情况,投资65万元从上海购进两台新型高档无烟环保火化炉,推倒了大烟囱,对旧火化炉进行彻底更换,更换后的新火化炉消烟除尘,节能环保,操作系统电脑控制,文明高效洁净。1—10月全县共火化尸体1725具,火化率达98。
(二)婚姻登记工作做到依法登记、依法管理。按照逐步实现婚姻登记网络化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认真抓了《婚姻登记条例》的贯彻和落实,各项登记手续和程序都实行公开规范操作,对不符合离婚条件的做好耐心调解工作,努力降低离婚率。1—10月份登记结婚1855对,离婚285对,登记合法合格率均达到100。此外,婚姻登记收费按政策规定,每对结婚和离婚夫妇只收9元。目前,我县婚姻登记正在开展“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的创建工作,增设了候登厅等硬件建设,改善了服务条件、提高了服务水平,迎接省市民政部门评比验收。
(三)地名工作有所创新发展。本着“与城市规划同步,开拓创新,为城市建设服务”的原则,以城建面貌“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为契机,完成了对县城街、路、巷的命名工作,统一制作了不锈钢路标指示牌138块,现已在我县县城七纵八横大街道路街头路口逐步设置完成。同时完成了《××县行政区划图》和《××县新城区划图》的重新绘审及出版发行工作。9月份又下发了《××县地名管理实施办法》,对我县的地名命名、更名,审批程序、管理等项工作都做了明确规定。
(四)社团管理发展良好。按照社团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今年我局对“××县佛教协会”、“××县新窑子村扶贫互助资金发展合作社”等11个社团组织进行了审批注册登记,目前全县共有社团组织32个,发展良好。
(五)圆满完成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截止2月12日,全县366个村委会全部进行了换届选举。其中有364个村委会在全县统一定于1月8日选举日一次选举成功,有2个村委会在1月12日前通过二次选举成功,在这次选举中,共选出新一届村委会成员1190名,村主任366名,其中连选连任的281名,占76.8,妇女6名,占村主任的1.64。新一届村委会的产生完全依照选举程序进行,顺民心、合民意,是能够带领广大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委会班子。
(六)抓好城乡社区建设。积极推进以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的基层政权建设。在总结城乡试点社区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农村社区建设全面推广,努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城乡社区。
(七)老龄和其它工作成效明显。继续抓好老龄工作,配合解放军251医院和市老龄办为我县百岁老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发放了“寿星保健卡”。九九重阳节期间,走访慰问了10名高龄老年人,每人发给慰问金500元。在机关人员少、工作任务多的情况下,提前5天完成了县下达的城镇建设动员拆迁任务,共拆迁17户,83间房屋,1447平米建筑。为“城建三年大变样”做出了努力。完成了“苏蒙烈士陵园二期维修工程”,投资12万元,新建了接待厅、停车场和部分道路改造等工程。重新布置了展室,狠抓了绿化和净化,为全县旅游工作打造了一个新景点。
五、2010年总体工作思路
(一)、继续做好救灾救助工作。要继续重点抓好农村救灾救助工作,抓好各项救助措施的落实。特别是要协调抓好县直各单位包扶任务的完成。要做好各种灾情的查灾、核灾、报灾工作,要核准底数,做好灾情年报工作,要做好冬季受灾群众口粮和取暖救助工作。特别是针对2009年全县遭受特重旱灾的情况,进一步抓好争跑资金工作。
(二)、继续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多渠道募集资金,适当扩大农村低保面,不断提高保障标准,要做好对新纳入城乡低保户的公示、定标工作,并及时发放低保金。同时要做好对已享受低保但仍保障不了基本生活的患重病大病、长期慢性病、重残及其它特困家庭的分类施保工作。
(三)、积极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取消门坎费,取消病种限制,加大报销比例,提高批报效率,实现城乡医疗救助一体化。
(四)、加强五保供养和敬老院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管理和使用好供养资金,保证“应保必保”和“按标施保”。提高敬老院特别是四所中心敬老院的管理水平,健全敬老院规章制度。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
(五)、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做好优抚安置和拥军优属工作。继续做好部分参战、涉核部队退役人员身份核查认定和抚恤补助优待等相关政策的落实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做好退役士兵稳控工作。启动实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
(六)、加强民政社会事务管理。一是加强殡葬管理,巩固火化率,防止土葬反弹。积极协调国土资源局、××镇筹建“西山公墓”一处。二是积极推进城镇社区建设工作,特别是新社区的建设。三是抓好新街、路、巷、桥的命名和桥路牌设置工作及门牌号编制工作。四是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确保登记合法合格率均达到100。五是积极做好社团、福利彩票发行、老龄、财务和信息宣传等项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了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紧紧围绕“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优势、推出新举措、实现新突破”的全县工作主题,坚定不移地把关注民生、关心民生、解决民生放在首位,以提高“三个群体”(困难群体、优抚群体
、孤老孤残孤儿群体)生活保障水平;以推进两个建设(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乡社区建设)为着力点,认真开展了各项民政工作,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勤奋工作下,取得了新成绩,现将2009年民政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以抗旱救灾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加强
(一)救灾救助工作机制完善成效明显。今年,全县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都建立完善了乡、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每个村(社区)设立1名灾害信息员,做到报灾和查灾迅速、核灾准确、救灾及时。为了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今年年初下拨冬令、春荒款126.31万元;10月22日又下拨新救灾款325万元。同时,在1月份协同有关单位在全县开展了春节慰问活动,对全县的重点优抚对象、城乡特困家庭、受灾群众中的“三无户”以及五保户、敬老院进行了走访慰问,共下拨慰问资金86.98万元。
今年我县遭受5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我局认真抓了查灾、核灾、报灾及救灾工作:
1、受灾情况及灾害损失
由于今年降雨量少,干旱持续时间长。从去年10月至今年8月,持续11个月未降有效雨,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减少六成。
严重的旱灾给我县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一是粮油作物大幅度减产。全县总播种面积151万亩,受灾面积141万亩,成灾面积141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10万亩,5至8成31万亩。全县粮食减产12840万公斤,油料减产1436.82万公斤,甜菜、蔬菜等减产19527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3999万元,其中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42827万元;二是畜牧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持续干旱,牧草大面积枯死,30万亩饲草严重减产,减产数量达到32000万公斤;三是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全县有137个行政村,5万人,4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四是林木发育生长受到影响。持续干旱高温,地上地下水源补充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林木正常发育,生长多年的成林大片枯死,全县林木枯死面积达到1.67万亩。特别是新造林和幼林受害尤为严重,成活率不足50。
2、抗灾自救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把抗旱救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积极推行了三级干部联包责任制,一是县领导包乡镇责任制。由县四大班子领导联包受灾乡镇,负责指导督促各乡镇全面落实各项救灾工作措施,督促检查各部门、各企业救灾帮扶任务的具体落实;二是县直部门包乡村责任制。全面实行县直部门包扶重灾乡村的救灾帮扶机制,各部门积极出资出力,协助乡村抗旱自救,力争将旱灾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三是县乡干部包村责任制。每个县直部门抽调3-5名干部与乡干部一起,深入重灾村开展服务工作;四是开展为受灾群众捐助活动。为了帮助群众顺利渡过灾荒,9月1日,召开了全县抗旱救灾及捐助动员大会,会后,全县干部职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截止10月份,全县共接收到捐款133.91万元。
(2)深入摸底,核实灾情。县民政局和各乡镇民政干部深入到18个乡镇进行灾情调查,确保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受灾情况和救助人数。全县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中,其中特重灾村210个,重灾村102个,受灾户10.8万户,受灾人口30.3万人,其中无自救能力户1.62万户、3.95万人,有部分自救能力户2.03万户、4.86万人,有自救能力户7.15万户、21.49万人。同时建立了救灾工作台帐。做好受灾群众的口粮、越冬取暖、牲畜饲草等生活生产必需品的登记造册,做到了户有卡、村有薄、乡有册、县有档案。
(3)落实措施,积极救助。一是民政部门积极帮助指导各乡镇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二是加强部门扶持。县直各部门深入受灾乡镇积极开展“为灾区群众组织一次捐赠、开展一次慰问、办一件实事”的“三个一”活动,全力实施帮扶救助,并利用部门优势帮助受灾群众联系增收门路。三是做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坚持分类救助、因户施救、因人施助的原则进行救助。特别是对缺钱缺粮缺煤的五保户、低保户和无自救能力户进行重点救助,确保每人每天1斤基本口粮,每户1000斤取暖煤;对有部分自救能力户要保证每天每人半斤粮;对有自救能力户的积极鼓励引导开展生产自救。
(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