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应该起始于学生的真实问题,结束于学生产生的新问题,在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在听语文课时,笔者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教者在课堂上往往会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围绕所提的问题展开讨论、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这本无可厚非,但奇怪的是,临近下课,教者总要关心地问一句:大家都懂了吗?当看到学生频频点头,于是就满意地结束了教学。
学生的问题全解决了,是不是就意味着这就是一节完美无缺的语文课了呢?新课程倡导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就是要求我们打破封闭的课堂,把学习的触角伸向课外。课堂应该起始于学生的真实问题,结束于学生产生的新问题,在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学生所提的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要澄清,也没有必要全部澄清。
一位教师在执教《少年闰土》时,就是这样结课的:
师:闰土年少、健康,天真活泼,形象非常可爱,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几年过去了,“我”又和闰土见面了,你们能想象得出这时闰土是什么模样吗?
生1:我想那时候的闰土该是黑黑的脸,高大健壮,头戴一顶旧毡帽,显得很酷。
师:说说你这样想的理由。
生1:他长年累月在外边劳动,风吹日晒,皮肤肯定是黝黑黝黑的。加上经常干体力活,所以他的身体一定很强壮,充满阳光!
(众笑)
生2:我想,多年以后,闰土那紫色的圆脸已变成红润润的了,人也不那么害羞了,见到人总是就打招呼,日子过得还不错。
师:什么原因呢?
生2:他家种的西瓜非常好吃,他子承父业,成了一个种瓜专业户,攒了不少钱。
生3:我想到那时,闰土已是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子汉了,他还是那样热情好客,肯定还会讲更多精彩的见闻给“我”听。
……
师:大家想得都很好,但是——大家请看——
教师出示中年闰土图,当看到中年闰土一脸憔悴、懦弱、麻木时,孩子们一片哗然:为什么会这样?这还是那个见多识广、充满活力的闰土吗?教师微笑着说:“课后,请你们从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中寻找答案吧。”
此时,下课铃声清脆地响起,但孩子们却坐在座位上久久不肯离去。
一节课只是整个教学内容体系中的一小部分。把一节课的结尾作为学生学习新知的起点,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求新的知识,形成积极的学习迁移。这里教者先让学生想象中年闰土的形象,然后予以否定,最后介绍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故乡》,不但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还使这兴趣自然地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一颗悬念的种子,他们的问题意识才有更广阔的空间,才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心小学)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