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馆按照区文广局的安排部署,围绕2009年工作目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繁荣我区群众文化事业中取得了新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小结: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
我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不断加强学习,注重实践,结合本身工作,通过学习实践,始终坚持推进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那一世小说网 88nayishi88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发展观念,坚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惠及全民、服务大众,我馆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放在群众文化工作的首位。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文件精神,根据文化馆实际工作情况,文化馆党支部及时制定了全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计划,并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 “两个率先”和创建文化名区,更激发了我们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群众文化活动的不断繁荣,人民群众满意度的不断提高,政府对群众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级党委政府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都是前所未有。我们有理由深信,我们的群文事业将更走向繁荣辉煌。
(二)、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举办10次已完成目标任务
①非遗节配套活动
第二届国际非遗节我馆圆满完成了东道主在主会场大巡游展演中的主打展演项目,《蛾蛾灯》的排练和展示任务;排练12场次,排练人数1200人次。圆满完成了非遗项目酥糖在非遗公园展示工作;我馆承办的第二届国际非遗节温江区配套活动共进行了非遗项目展示、特色队伍展示和文艺节目展演。在文庙广场进行的非遗项目展示宣传栏,参观人数达数万人次,加大了宣传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效果。舞台演出中邀请的中外非遗队伍和我区优秀非遗项目进行了同台演出,参与的演职人员达2千人。
②川剧大看台
继续办好我区文化品牌——川剧大看台,今年春节期间在文庙广场连续演出10场次。成都市周边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登台献艺,观众累计达5万人次
③街舞挑战赛
由文广局主办的,文化馆和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舞动青春”驻温高校街舞挑战赛共有九所大学参加,参加比赛人数700多人。
④大学生征文比赛
6月6日 成都市第二届“明日之翼”奖大学生征文颁奖典礼在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参与学校20余所,各学校社团和获奖作者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出版了优秀作品集《青涩的呢喃》。
⑤庆“六一”孩子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
六一期间共有8场少儿艺术汇报演出,少儿现场书画大赛,少儿书画优秀作品展览。
⑥迎春文艺晚会
⑦社区文化节
⑧端午节“五芳斋”裹粽大赛
⑨迎新春万人游园活动
⑩元宵节民俗展演
(三)、文化惠民大看台满意度不断提高
1、上半年文庙各类文艺演出39场次,观众人数达6万人次,川剧、京剧坐唱演出40场次,观众达4万人次
2、送戏下乡演出,其中配合市上送文化下乡演出9场次,馆办艺术团体(川剧团、京剧团、曲艺团、现代交谊舞艺术团、文化馆少儿艺术团)下乡演出达30场次。
3、在文庙举办各类展览共计13场次,其中美术书法作品400件,摄影作品600件,集邮作品300件,
4、各类巡回展览22场次,交流展览3次,展出作品3000件次,观众达8万人次。
5、艺术赛事举办4次,参加人数2000人次。
选送作品参加各类艺术赛事5次,获得各种奖励情况:美术书法摄影集邮类获市级奖项6个,区级各类才艺大赛,有839名学生获奖其中《饮酒乐》获香港国际金紫荆花音乐舞蹈大赛大金奖;秧歌一套获四川省老年秧歌比赛规定组合和自选组合二等奖;秧歌三套获成都市中老年秧歌比赛一等奖。
(四)、特色文化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舞狮队
2009年3月区文化馆组建了一支文耀舞狮队,人员近20名,舞狮为南狮4头,经专业培训,已参加了端午节、非遗节、社区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5次。
2、管乐团
2009年组建的文化馆管乐团主要汇集了当地及周边区市县的铜管乐爱好者40多人,投入器具购置近10万元,已参加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和各类演出5场次, 2009年5月23日 加入了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团体会员。
3、蛾蛾灯
2009年4月为第二届国际非遗节打造的具有川西民间舞蹈艺术的蛾蛾灯队伍,人员达100名,道具排练费
无影传说 异能炼金士 国宝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88nayishi88
用达8万多元,已在非遗节进行了展示。目前已在寿安镇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蛾蛾灯队伍。
4、川剧团
(四)、文化普及培训深受群众欢迎
广场舞培训目前完成秧歌、腰鼓、民族舞、街舞等新舞种培训44次,培训人数达数万人次,广场拉丁舞培训60次,培训人次达3千人次。教唱红歌5次,培训人次达500人那一世小说网 88nayishi88次。特色队伍指导培训12次,培训人次达1200人次。
(五)、文学创作成绩突出
1、完成45万字《温江民俗志》初稿
2、编辑出版《微篇文学》一书,选登了49位会员的200余篇作品,共32万字
3、编辑出版《微篇文学》杂志1期
4、编辑出版《第三节民族魂杯诗词大赛作品选》
5、成功举办成都市第六届大学生征文赛及颁奖会,并编辑出版《青涩的呢喃——第六届明日之翼大学生征文作品选》一书
6、我区作家邹廷清继出版成都平原三部曲之一《金马河》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后,又创作完成了系列之二长篇小说《大鱼嘴》。即将出版的《鱼凫文艺》将选登部分刊出。并作为重点作品通过四川省作家协会推荐报送中国作家协会
7、文化馆李永康的小说《红樱桃》选入教育科学出版社编选的小学五年级课文下册,有12篇作品选入11种年度作品选书系。有四篇作品选入《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文学卷及理论卷。
8、文化馆李永康主编的《最具小学生人气的100篇微型小说》、《最具中学生人气的100篇微型小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9、文化馆李永康主编的《感动农民的68个悬念故事》由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10、文化馆李永康应邀参加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节。并获得《百花园》杂志社、《小小说选刊》、郑州小小说学会、小小说作家网评选的“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新36星座”。
11、我区游复民、李永康、顾平、杜荣辉四人诗歌选入成都市作家协会主编的《中国成都汶川大地震诗歌选》一书。
12、我区邹廷清、张建国创作的纪实文学基小说选入成都市作协主编的《震中一日,我的》一书。
13、《四川日报》《成都文艺》《作家文汇报》《掌篇》杂志、《四川文艺报》《成都文化》等在今年1——6月份分别刊发温江区首届王光祈文艺奖颁奖消息、《为了一种新文体》及《生命是美丽的》两书获得郑州市小小说学会优秀理论奖及作品奖、李永康小说《红樱桃》一书出版及《红樱桃》选入教科版教材等消息。
14、《芙蓉锦江》诗刊九人诗选重点推出我区作者杜荣辉的诗歌作品。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继续推进社区文化节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
(1)、 6月25日 文化节启动式暨综合文艺演出
(2)、 6月25日 在天府家园和谐家园美术、书法、摄影、集邮、非遗专题展览
(3)、美丽田园·健康生活——社区群众广场舞蹈大赛,8月中旬在天乡路社区举办
(4)、“歌唱祖国”社区红歌赛
(5)、“和谐社区 欢乐家庭”才艺大赛
(6)、“唐风雅韵”国学经典书法比赛
(7)、“扮靓生活 我型我秀”社区群众服装展示
(8)、“合家欢”社区家庭趣味游园活动
2、重点做为建国六十周年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
(1)、祖国腾飞、家乡巨变图片、书法、绘画征集活动
(2)、 “红歌唱遍我家乡”歌手大奖赛
(3)、祝福祖国、欢庆国庆文艺晚会庆祝活动
(4)、建国六十周年文艺展演8场次
3、加大历史文化挖掘和研究工作
下半年拟出版温江历史文化丛书7本
4、加大对重点社区文化普及培训力度
5、继续推进文化惠民大看台工程
6、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纯在不足:
1、在对外宣传和典型材料的收集整理及品牌文化活动的打造方面严重不足,涵待近期内解决,加大对外宣传和品牌文化活动的打造。
2、创新意识不够,在下一步有计划到全国各地先进文化地区学习经验,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
今年以来,我馆按照区文广局的安排部署,围绕2009年工作目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繁荣我区群众文化事业中取得了新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小结: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
我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不断加强学习,注重实践,结合本身工作,通过学习实践,始终坚持推进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那一世小说网 88nayishi88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发展观念,坚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惠及全民、服务大众,我馆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放在群众文化工作的首位。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文件精神,根据文化馆实际工作情况,文化馆党支部及时制定了全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计划,并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 “两个率先”和创建文化名区,更激发了我们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群众文化活动的不断繁荣,人民群众满意度的不断提高,政府对群众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级党委政府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都是前所未有。我们有理由深信,我们的群文事业将更走向繁荣辉煌。
(二)、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举办10次已完成目标任务
①非遗节配套活动
第二届国际非遗节我馆圆满完成了东道主在主会场大巡游展演中的主打展演项目,《蛾蛾灯》的排练和展示任务;排练12场次,排练人数1200人次。圆满完成了非遗项目酥糖在非遗公园展示工作;我馆承办的第二届国际非遗节温江区配套活动共进行了非遗项目展示、特色队伍展示和文艺节目展演。在文庙广场进行的非遗项目展示宣传栏,参观人数达数万人次,加大了宣传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效果。舞台演出中邀请的中外非遗队伍和我区优秀非遗项目进行了同台演出,参与的演职人员达2千人。
②川剧大看台
继续办好我区文化品牌——川剧大看台,今年春节期间在文庙广场连续演出10场次。成都市周边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登台献艺,观众累计达5万人次
③街舞挑战赛
由文广局主办的,文化馆和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舞动青春”驻温高校街舞挑战赛共有九所大学参加,参加比赛人数700多人。
④大学生征文比赛
6月6日 成都市第二届“明日之翼”奖大学生征文颁奖典礼在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参与学校20余所,各学校社团和获奖作者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出版了优秀作品集《青涩的呢喃》。
⑤庆“六一”孩子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
六一期间共有8场少儿艺术汇报演出,少儿现场书画大赛,少儿书画优秀作品展览。
⑥迎春文艺晚会
⑦社区文化节
⑧端午节“五芳斋”裹粽大赛
⑨迎新春万人游园活动
⑩元宵节民俗展演
(三)、文化惠民大看台满意度不断提高
1、上半年文庙各类文艺演出39场次,观众人数达6万人次,川剧、京剧坐唱演出40场次,观众达4万人次
2、送戏下乡演出,其中配合市上送文化下乡演出9场次,馆办艺术团体(川剧团、京剧团、曲艺团、现代交谊舞艺术团、文化馆少儿艺术团)下乡演出达30场次。
3、在文庙举办各类展览共计13场次,其中美术书法作品400件,摄影作品600件,集邮作品300件,
4、各类巡回展览22场次,交流展览3次,展出作品3000件次,观众达8万人次。
5、艺术赛事举办4次,参加人数2000人次。
选送作品参加各类艺术赛事5次,获得各种奖励情况:美术书法摄影集邮类获市级奖项6个,区级各类才艺大赛,有839名学生获奖其中《饮酒乐》获香港国际金紫荆花音乐舞蹈大赛大金奖;秧歌一套获四川省老年秧歌比赛规定组合和自选组合二等奖;秧歌三套获成都市中老年秧歌比赛一等奖。
(四)、特色文化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舞狮队
2009年3月区文化馆组建了一支文耀舞狮队,人员近20名,舞狮为南狮4头,经专业培训,已参加了端午节、非遗节、社区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5次。
2、管乐团
2009年组建的文化馆管乐团主要汇集了当地及周边区市县的铜管乐爱好者40多人,投入器具购置近10万元,已参加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和各类演出5场次, 2009年5月23日 加入了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团体会员。
3、蛾蛾灯
2009年4月为第二届国际非遗节打造的具有川西民间舞蹈艺术的蛾蛾灯队伍,人员达100名,道具排练费
无影传说 异能炼金士 国宝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88nayishi88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