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优势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下发的《教育为***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计划》的文件精神,学院以繁荣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三农”为主线,以建设适用型教学实训基地和发展特色专业为重点,以强化学生技能培训、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积极部署,大力实施,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
一
、我院实施《计划》的主要做法
(一)、加快紧缺人才培养,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自晋升高职院校以来,学院依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围绕“紧缺”人才培养,加快专业的整合、设置、改造和提高,学院现设69个专业,涉及农、管、文、工四大学科门类,基本上涵盖了社会急需的所有门科种类。采用重在技能的培养模式,加强制药、种植、养殖、农经和数控等社会紧缺人才专业的建设。
我院是我省东南部地区唯一的一所农业类院校,发展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校办企业温春药厂,创建于1969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东北地区销量最大、品种最全的输液制造企业,拥有固定资产亿元,年创利税超千万。学院依托校办药厂发展制药类专业,培养了大批既懂生产,又懂管理的高级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对我国医药科技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繁荣我省的制药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毕业生供不应求。2003年我院被省政府批准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制药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我省地方经济的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担当了重要角色。
学院所属农业示范园区有耕地1900亩,总投资500多万元。园林苗木、园艺试验示范、良种繁育等场圃一应俱全。学院依托农业示范基地发展作物栽培、绿色食品生产、种植、养殖等专业,积极培养农业技术类人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地方劳务输出提供了条件。
学院新建机电工程系,一次性投入资金500多万元,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机电工程系下设三个专业化方向,培养以数控技术、机电、焊接为主的专门人才,是我省东南部地区较大的机电人才培养基地,就业范围覆盖全国,将极大程度的拉动我省机电工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入,优化实验实训条件,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蓄积了较强的实验实训条件,现已形成了50多处相对稳定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很好的满足了学院各个专业的实验、实训需要。学院在一面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的同时,继续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实训条件的改善,仅今年一年就投入资金700多万元。
农业类基地建设投入资金150万元,新建4个温室,6个大棚,一个种植类作物品种展示长廊;养殖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投入资金120万元;机电类实验室投入250万元;制药类、绿色农业类专业实验室投入70余万元。
我院是牡丹江食用菌协会技术依托单位,承担和完成了多个品种的食用菌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学院依据牡丹江地区的经济特色,利用自身条件,新建成集科研、示范、技术推广等多种功能一体的食用菌培养基地,现已粗具规模。
发展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新建了大棚牡丹栽培示范园区和出口疏菜种植园区,运作形式良好,经济效益显著。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作物种类,繁荣了地方经济。
(三)、多方协作,资源共享,积极服务“三农”
作为***省东南部地区唯一的农业类院校,多年来,学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指导地方农业经济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知识和技能保障。
与******农科所、农业推广中心及牡市多家产业技术指导单位联合,开展合作共建,资源整合,效果非常明显。定期开展“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开办包括水稻栽培、大棚种植、种牛繁育、养猪等短期培训班,积极指导周边农村科技种田,科学养殖,受到了当地农户的普遍好评。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村党支部书记学历培训班”,对******所辖96个村镇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学历培训,提高了农村干部的素质和村镇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含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份肯定。
我院是******省教育厅“村村大学生”计划实施院校,每年要承担种植类、养殖类专业,二百多名“村大”学员的培训工作。对“村大”学员的培养,学院根据专业结构和学员的特点,开展灵活教学,加大技能培训的比例,受到“村大”学员的普遍认同,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
二、实施《计划》过程当中存在的困难
振兴我省老工业基地,科技先行。一段时期以来,我院虽然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总体看,资金、设备、人力等方面的不足,仍是制约我院实施《教育为***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计划》的瓶颈。作为***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养的基地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推动单位,希望地方政府 和省级相关主管门能够酌情加以解决。
三、进一步实施《计划》的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教育为***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计划》和黑教发[2004]17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学院下一阶段实施《计划》的工作设想:
(一)拓宽专业范围,加强专业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兴业战略
发
挥高校优势,培养紧缺人才,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学院的工作重点。学院一方面要结合市场,合理设置专业,拓宽专业的应用范围,发展地方经济。另一方面还将继续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包括对实验、实训基地的投入,师资,设备投入等诸多方面。
(二)进一步营造区域人才优势,发展地方经济
学院发展历史悠久,基础条件蓄积较好。今后一段时期,学院将发挥地方农业院校的优势,大力发展科研,培养一批“懂技术、留得住、下得去”的农业类专业人才;定期开展“科技扶贫”、“科技下乡”活动,开办“科技补习班”,“技能培训班”,提高地方农村的科技含量,为营造区域人才优势,发展地方农业经济提供支持。
(三)积极开展合作共建,共同发展永州免费公文资源版权所有
与牡丹江地区的相关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合作共建,群策群力,共同发展。成立专项科研协会、课题研究小组、合作开发机构等,资源共享,分头开展工作,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学术交流、成果分析,立足现实,服务社会,实现地方人才的合理架构,合力建设家乡,为服务“三农,繁荣我省经济尽一份力。
发挥高校优势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情况汇报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下发的《教育为***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计划》的文件精神,学院以繁荣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三农”为主线,以建设适用型教学实训基地和发展特色专业为重点,以强化学生技能培训、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积极部署,大力实施,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
一
、我院实施《计划》的主要做法
(一)、加快紧缺人才培养,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自晋升高职院校以来,学院依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围绕“紧缺”人才培养,加快专业的整合、设置、改造和提高,学院现设69个专业,涉及农、管、文、工四大学科门类,基本上涵盖了社会急需的所有门科种类。采用重在技能的培养模式,加强制药、种植、养殖、农经和数控等社会紧缺人才专业的建设。
我院是我省东南部地区唯一的一所农业类院校,发展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校办企业温春药厂,创建于1969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东北地区销量最大、品种最全的输液制造企业,拥有固定资产亿元,年创利税超千万。学院依托校办药厂发展制药类专业,培养了大批既懂生产,又懂管理的高级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对我国医药科技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繁荣我省的制药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毕业生供不应求。2003年我院被省政府批准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制药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我省地方经济的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担当了重要角色。
学院所属农业示范园区有耕地1900亩,总投资500多万元。园林苗木、园艺试验示范、良种繁育等场圃一应俱全。学院依托农业示范基地发展作物栽培、绿色食品生产、种植、养殖等专业,积极培养农业技术类人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地方劳务输出提供了条件。
学院新建机电工程系,一次性投入资金500多万元,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机电工程系下设三个专业化方向,培养以数控技术、机电、焊接为主的专门人才,是我省东南部地区较大的机电人才培养基地,就业范围覆盖全国,将极大程度的拉动我省机电工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入,优化实验实训条件,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蓄积了较强的实验实训条件,现已形成了50多处相对稳定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很好的满足了学院各个专业的实验、实训需要。学院在一面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的同时,继续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实训条件的改善,仅今年一年就投入资金700多万元。
农业类基地建设投入资金150万元,新建4个温室,6个大棚,一个种植类作物品种展示长廊;养殖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投入资金120万元;机电类实验室投入250万元;制药类、绿色农业类专业实验室投入70余万元。
我院是牡丹江食用菌协会技术依托单位,承担和完成了多个品种的食用菌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学院依据牡丹江地区的经济特色,利用自身条件,新建成集科研、示范、技术推广等多种功能一体的食用菌培养基地,现已粗具规模。
发展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新建了大棚牡丹栽培示范园区和出口疏菜种植园区,运作形式良好,经济效益显著。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作物种类,繁荣了地方经济。
(三)、多方协作,资源共享,积极服务“三农”
作为***省东南部地区唯一的农业类院校,多年来,学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指导地方农业经济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知识和技能保障。
与******农科所、农业推广中心及牡市多家产业技术指导单位联合,开展合作共建,资源整合,效果非常明显。定期开展“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开办包括水稻栽培、大棚种植、种牛繁育、养猪等短期培训班,积极指导周边农村科技种田,科学养殖,受到了当地农户的普遍好评。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村党支部书记学历培训班”,对******所辖96个村镇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学历培训,提高了农村干部的素质和村镇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含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份肯定。
我院是******省教育厅“村村大学生”计划实施院校,每年要承担种植类、养殖类专业,二百多名“村大”学员的培训工作。对“村大”学员的培养,学院根据专业结构和学员的特点,开展灵活教学,加大技能培训的比例,受到“村大”学员的普遍认同,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
二、实施《计划》过程当中存在的困难
振兴我省老工业基地,科技先行。一段时期以来,我院虽然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总体看,资金、设备、人力等方面的不足,仍是制约我院实施《教育为***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计划》的瓶颈。作为***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养的基地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推动单位,希望地方政府

|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 英语 | ||||
| 数学 | ||||
| 数学(期中串讲) | ||||
| 数学(期末串讲) | ||||
| 数学拔高 | ||||
| 物理 | ||||
| 化学 | ||||
| 生物(一) | ||||
| 地理 | ||||
| 历史 | ||||
| 政治 |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 英语阅读理解 | ||||
| 英语写作 | ||||
| 英语完形填空 | ||||
| 物理功和能量 |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 英语 | ||||
| 数学(理) | ||||
| 数学拔高(理) | ||||
| 数学(文) | ||||
| 数学拔高(文) | ||||
| 物理 | ||||
| 数学(期中串讲) |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 化学 | ||||
| 生物(一) | ||||
| 生物(二) | ||||
| 生物(三) | ||||
| 地理 | ||||
| 历史 | ||||
| 政治 |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 英语 | ||||
| 数学(理) | ||||
| 数学拔高(理) | ||||
| 数学(文) | ||||
| 数学拔高(文) | ||||
| 物理 | ||||
| 物理拔高 | ||||
| 化学 | ||||
| 生物 | ||||
| 地理 | ||||
| 政治 | ||||
| 历史(韩校版) | ||||
| 历史(李晓风版) |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 数学(文) | ||||
| 英语 | ||||
| 物理 | ||||
| 化学 | ||||
| 地理 |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 语数英串讲(文) | ||||
| 物化生串讲 | ||||
| 史地政串讲 |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 英语 | ||||
| 化学 | ||||
| 物理 |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