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为非典疫情,不少学校采取了让学生放假回家自学的办法,没想到这一下放出了不少问题。不少家长发现,平时被作业、考试逼着不得不用功学习的孩子,全都泄了劲儿。
但是,我也发现,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倒是“因祸得福”了。这样的学生本来就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对学校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题海战术不一定很适应。过去每天上学,不论自己会还是不会,都要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不论是强项还是弱项,都要按照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心里难免焦躁。现在在家,他们反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抓住薄弱环节来学习。此外,不用起早赶路,可以多睡会儿觉,也让他们感到精力更充沛,学习效率更高。“对于我们这种有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学生,这段在家的日子可以说利大于弊吧。”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这样说。
反过来,那些习惯于被“安排”的学生,面对突然而至的“自由”,就有些乱了方寸。有些学生因为习惯了课堂学习的气氛,旁边没有了伏案攻读的同学,自己似乎就没了动力;还有的学生也想抓紧复习,却因为没了老师的耳提面命,就不知该如何下手。
看来,同样面对非典,学生受到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我大胆预测一下,那些在非典期间知道如何学习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适应得更快、学习得更好,更有“后劲”。
为什么我会这样想?因为这样的学生,是主动型的学习者,而非被动型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而非学习的奴隶。他们学习的动力,更多地是来自内部而非外部。所以,不管是非典,还是别的什么,不管是有人监督还是没人监督,他们都不会放弃学习。他们会以主人的心态来安排学习的重点,改进学习的方法,并享受学习的成果———不仅是分数,还有求知带来的快乐和精神成长。相反,那些离开学校和老师就不想学、不会学的学生,上了大学以后往往会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因为在大学,老师不会再“看”着学生学习,更多地要靠自己,可这个“自己”却陷入了一片茫然。
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可能对小学和初中学生还是比较高的要求,但对高中生来说,我觉得应该是必备的一种素质了。因为高中生马上就要离开被“规定”的状态,进入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从高中到大学的转换不是瞬间完成的。遗憾的是,看得见的分数线和升学率,往往掩盖了一些看不见,但对学生发展却影响长远的东西,比如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比如求知的热情和怀疑、批判、创造的精神。
今年学生们碰上非典,可能是一种偶然,但在未来的社会中、在人的一生中,像非典这一类的“偶然”还会不断出现。提高应付这种“偶然”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成为主动型的学习者,也应该是教育的题中之义。 (柳拉)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