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社会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加大各项普惠政策的落实。市房地产部门在安排“廉租房”时采用加分的办法,优先考虑贫困残疾人户,对一
(二)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力求“低门槛、广覆盖”。
突出完善和落实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即“三保一救”),扩大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的覆盖面。
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在城市,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并适当降低门槛和提高低保金标准(城区230元/月,xx市xxx元/月,xx县xxx元/月)。据统计,我市共有6.8万困难群众享受了“城低保”待遇,其中,残疾人有0.85万,占12.5%,全面覆盖了城镇的困难残疾人。有30%享受“城低保”的残疾人低保金在规定标准内有所提高,特别困难又没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其低保金在原基础上提高到了100%。在农村,全市共有xxx万困难群众享受“农低保”,其中困难残疾人xxx万,约占15%(xx市“农低保”标准是xxx元/年,xx县是xxx元/年),保障了农村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城镇残疾职工都参加了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残疾人个体户、个体就业残疾人和其他残疾居民也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对重度和困难的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其个人缴纳的xx元也全部由财政部门负担。据统计,我市城区有xxxx名特困和重度残疾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保险金全部由政府埋单,城镇残疾人就业后享有养老保险达到了89.58%,享有医疗保险的达到了72.5%。市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对就医的残疾人免收挂号费,大型设备检查和手术费减收20%。在农村,抓住国家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机遇,大力推行“新农合”、“新农保”制度。降低门槛,规范收费标准,努力扩大“新农合”、“新农保”人员的比重。农村残疾人每人每年只要缴纳xx元保险费,特重残疾人免缴即保,其它部分由财政担负,调动农村残疾人参保的积极性,使这项“投钱少、保障高”的利民项目在我市得以大面积实施。残疾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健康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所缓解,受到了广大农村残疾人的普遍欢迎。
在社会救助方面,突出把残疾人专项救助列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在确保城乡困难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的基础上,扩大残疾人社会救助的专项政策措施。不断扩大我市农村特困残疾人的救助范围,提高他们的救助标准,使“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保障。城镇贫困残疾人实行“低保救助”和“大病救助”,去年全市共有xxx人接受民政部门大病救助,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困难残疾人家庭。为了改善农村特困残疾人生活,省财政、省残联对我市xxx多名农村特困残疾人每年每人给予xx元补贴。我市也投入资金xx万余元给予了相应的配套。农村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也全部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列入“低保救助”和“五保供养”的范围,达到了广覆盖的目标。在实施危房改造项目中,xx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保质保量完成省残联下达的xx户危房改造任务,除按规定配套xx万外,又增加配套资金xx万元。xx市xx镇、xx镇等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则给每户残疾人危房改造户配套xx万元。
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近几年来,以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和《xx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为契机,挖掘就业岗位,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重点落实有关税费减免、保险补贴、小额信贷、工商管理等优惠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和福利企业的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金融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小额贷款的借款对象由目前的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残疾人,为残疾人就业提供资金支持。
我市城镇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xxx万,通过各用人单位分散安排0.33万。xx多家福利企业集中安排0.24万,残疾人个体灵活就业约0.5万人,由于残疾程度较重,年龄偏大等原因仍有0.19万残疾人未能实现就业。为了切实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在开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年审过程中,对用人单位未给残疾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残疾人员,一律不计入安残比例。民政、税务部门在福利企业年审时,对没有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也不予以退税,并责令企业改正和补交。市人大、市政协及劳动保障部门开展残疾人就业执法检查时,重点关注残疾职工的同工同酬政策及社会保障缴纳情况。我市分散按比例和集中就业的5700多名残疾人,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全部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为帮助困难残疾人就业,政府部门开发公益岗位优先安排残疾人。市残联在选拔社区康复员时优先照顾大龄残疾人,千方百计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由于我市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6%以上,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据统计,全市残疾人户均住房面积为77.44平方米,94.83%的家庭有彩电,93.97%的家庭有冰箱,88.79%的家庭有电话,22.40%的家庭有了电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在构建社会服务体系中力求“高标准、严要求”。
将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服务大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及政策措施,探索社区康复、基础设施、无障碍环境等服务领域更好的方法措施,形成长效的发展机制,使残疾人享受到更均等、更公平、更便利的公共服务。
积极开展康复服务。整合社区卫生资源,巩固残疾人社区康复成果,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xx个,完善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和康复需求数据库,配发了康复器材。为城区的xxx个社区提供各项康复指导。四个城区均以创建为全国或省级社区康复示范区。在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城市”创建活动中,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无偿提供手术耗材xxx元,为贫困患者免费实施手术,做到“出现一例、发现一例、免费治愈一例”。认真实施“精神病防治工程”,加强残疾预防宣传,启动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为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对聋儿进行康复训练,每年为xxx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办理服药卡,提供免费服药,为xx名贫困精神病患者给予住院补贴。
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根据中残联关于《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2008年市残联自筹xxx多万元,兴建集康复服务、就业指导、职业培训、辅助器具、盲人按摩、法律救助、文体活动等多位一体的市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建筑面积达到xxx平方米,建成后我市残疾人服务功能将得到明显提升。不断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按照《xx省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定》要求,我市在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时,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屋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在旧城区改造中逐步增加无障碍设施,做到逐步改造和完善,对新建的城区公用设施、公共建筑均修建盲道和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如现已建成的xx广场、xxx广场、xx文化宫等均修建了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城市各商业街两旁等都铺设了盲道,主要交通路口建有无障碍语音提示,给残疾人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欢迎。
积极发展残疾人服务业。优先发展重度残疾人急需的托养服务、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的生活照料、残疾儿童早期康复与养护等服务项目,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业,使之成为残疾人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对民办服务机构给予补贴,调动他们参与残疾人服务业积极性与生动性。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残疾人居家服务的补贴制度,全面推进残疾人的托养服务,逐步形成可行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2008年,市残联自筹经费xx万元,对我市二家托养机构进行补贴,改善了托养机构残疾人生存环境,提高了托养服务质量。目前,进入二家托养机构收养的残疾人员达81人,较好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所)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推动各级公共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服务,在残疾人能力评估、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方面为各类残疾人服务。据统计,近二年全市各级服务机构举办电脑、美容美发、缝纫、手机维修及创业者培训班达20多期,培训残疾人达xxx人次。加强各级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服务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满足残疾人一般性服务的同时,不断满足残疾人个性特殊需求。扩大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使服务残疾人工作做到专业化、规范化。
三、做好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面宽量广,需要我们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不断去思考与探索。为此,结合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目前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扩大低保户的覆盖面,提高低保户的救助标准。针对重度残疾人户、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的困难家庭,城市残疾人享受正常人的低保条件外,应在农村低保工作中设立“残低保”,降低农村残疾人享受低保的门槛,尽量做到应保尽保。让政府对残疾人的支持更直接、更具体、更实惠。
(二)整合危房改造等各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在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中,残联系统每户给予xxx元资金补助太少,危房改造难以见效。民政、扶贫办等政府部门的资金相对雄厚些。为此,应整合几个部门的资金,加大对残疾人困难户的资金投入,切实解决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如我市阳新县残疾人的扶贫资金,人平只有xx元,扣除残疾人照相、填表、交通等各项费用,各项成本就接近xx元,真正落实到残疾人户的也只有xx多元。
(三)出台“40”、“50”这一年龄段的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40”、“50”年龄段的残疾人再就业难度较大,他们在原单位下岗多年,社会保险金断交多年,再就业单位又不愿续交保险金而拒绝其再就业。即便同意就业,但劳动待遇偏低,劳动强度大,造成就业工作难以稳定。为此,国家应出台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解决这类人员的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
(四)将精神病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减轻精神病人的经费负担。从我市社区精神病人的康复情况看,精神病人住院时,国家政策给予享受医疗保险的待遇,政策规定精神病人不能作为就业安置对象,精神病人无法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精神病人虽然享受免费住院照顾,但其生活费、营养费等费用无法解决,给精神病人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在平时救助中,将精神病人列为救助对象,纳入社会救助工作范围,保障他们的生活。
(五)调整现行福利企业政策,以当地人平工资的三倍退税为宜。按现行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6)111号〕文件规定,xx等省市对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是按残疾人人数及当地人均工资的二倍进行退税,每个残疾人最高退税额不得超过xx万元,使福利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较少,严重影响了福利企业投资者安残的积极性,有的干脆退出不搞福利企业,给残疾人的集中就业带来困难。从我市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按当地人均工资的三倍,采用上不封顶的办法实行退税,才能调动福利企业投资者的积极性,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工作的全面发展。
(六)制定残疾人服务业的服务标准,完善残疾人社会服务的行业管理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残疾人生活不断改善,城市与农村各类残疾人服务业发展较快,社会参与投资的热情较高,如何去规范他们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标准,建立监督管理和工作绩效的评估机制,是摆在我们各级残联的面临的新问题。如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成立条件,行业管理政策应尽快制定,方便基层对残疾人服务业的管理。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新的探索,有一些新的思路、新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残联、省残联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我市社会各界的浓浓爱心与帮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还做得不够,特别是与先进地方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和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各项残疾人工作,使我市残疾人事业再写新篇章。
不对之处,欢迎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