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认真落实“三个增长”。在整改工作中,我们就财政性教育投入作出了明确要求,依法落实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方面,2007年、2008年分别为18402万元、22629万元,2008年比2007年增长
3、着力完善内部设施。根据整改意见,县政府加大了更新、添置教学设施设备的力度。县财政于2007年安排200万元、2008年安排109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按新课标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室和高中新课改起始年级的多媒体教室。2008年,县政府还把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合格)学校建设工程纳入政府年度投资项目,安排600万元进行乡镇中小学内部设施标准化配备,实施运动场地等设施建设。成功申报并积极推进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投资近700万元为全县乡镇中小学配置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各乡镇也积极配合,加大投入,及时更新完善学校实验、仪器、图书和音、体、美、卫、劳技等设施。为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我县于2007年进一步完善了县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开通了教育信息网。所有县属学校和大部分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建立了校园网,90%以上完小建好了计算机教室,80%以上配置了多媒体教室,消除了电脑空白学校;县属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25所小学、24所初中实现“校校通”。全县创建省、市级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13所。同时,县教研培训装备中心加大了教师教学设施应用培训和管理,各校设施设备利用率不断提高。
三、调整布局,切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1、适时调减中小学校所数。按照“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确保校均规模初中达到800人左右,小学达到200人左右”的要求,我们根据全县生源趋势和分布状况,在2007年前调整撤并中小学276所的基础上,2008年又进行了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撤并初中、小学9所(不含区划调整划出的学校69所)。根据...区划调整和高中生源减少的情况,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高中学校布局工作,从去年秋季开始,将..中停招高中新生,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全面完成...中和...中的整合。为妥善处置教育闲置资产,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联村办学及学校撤并后闲置资产处理办法》等文件,明确规定撤并学校可动资产全部转入合并学校,固定资产由乡镇政府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中统筹处置。闲置学校有的因地制宜兴办了幼儿园,有的依法进行了置换变卖,所得资金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在布局调整过程中,我们考虑农村实际,尤其是边远山区生源分散和寄宿制学校未全部建成的情况,还是允许了少数教学点的存在。下一轮布局调整的难度将较大,速度不宜过快,一是因为农村经济条件限制,校车难以保障;二是因为义务教育学生年龄偏小,难以适应寄宿生活,家长反映强烈。
2、大力加强合格学校建设。为切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我们在积极实施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同时,结合“三改”、危改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扎实推进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出台《...县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五年规划》,力争在2012年前使95%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省合格学校建设标准。2007年,全县投入2220万元,完成“三改”项目36个、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10个、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8个。2008年,我们在按市级要求完成36个“三改”项目的基础上,县本级还增加“三改”项目11个;投入1566万元,完成危改和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28个;投入1869万元,完成省合格学校建设任务9所;完成市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67.6%。目前,全县中小学饮水、食堂和旱厕改造已达标准的单项达217个,新增危房全部及时消除,建设寄宿制初中17所,占全县初中总数的70.8%。今年,为加快资源优化,县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合格学校建设列为督办议案,县政府将合格学校建设纳入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专门印发《...县2009年度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方案》,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县本级财政仍然投入2000万元,实施20所合格学校的建设工作,其中安排校舍新建项目30个、运动场地新建维修项目20个、校舍维修及绿化美化等项目25个;计划购置500万元教学仪器设备,对相关项目校按省颁标准进行内部设施配备。
3、全面建设房地产配套学校。在“全力打造新城区”、推进教育强县的进程中,我们十分重视项目配套学校尤其是房地产项目配套学校的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着力将房地产项目配套学校打造成为望城教育的新品牌。为加强新区开发的配套学校建设,县政府在2007年7月出台的《...县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新区开发每4000居民以上住宅区要配建小学、幼儿园,每8000居民以上住宅区配建初级中学,对开发建设4000居民以上、不按规定配套建设中小学校的住宅区和4000居民以下的住宅区征收教育设施配套基金,以保证教育的必要投入。根据县经开区发展需要,县政府投入4200万元,于2007年下半年正式启动..镇...小学建设,2008年秋季开学前已完成该项目一期工程,将该校打造成了全县小学的新名片。针对...组团房地产项目快速发展的趋势,2008年,县、乡两级投入2340万元,今年预计投入8000万元,实施...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和...镇中学的建设,目前,上述三所学校规划建设进展顺利,有望在今年秋季和明年春季投入使用,并成为我县优质教育资源的新标志。
四、统筹兼顾,稳步提升教育整体水平
1、切实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各级政府始终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认真整改《督导评估意见》中提出的义务教育普及程度问题。一是着力加大控流保学力度。切实完善管理制度,认真进行义务教育宣传,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将控流保学工作纳入对乡镇的年度绩效考核;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教育行政部门全体干部、各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前后都实行上门劝学,敦促流失学生入学。二是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等活动。2007年,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在全县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的通知》,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帮扶留守儿童活动;同时深入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为贫困学子奉献爱心。三是认真落实免补政策。近四年来,全县坚持按上级精神全面落实免补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充分享受“一费制”全免优惠;每学期初,县财政预拨大部分免补经费,期末按实结算到位,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因落实“免补”政策而影响正常开学和基本运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贫失学。全县学籍管理进一步规范,“普九”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近两年全县初中年辍学率已控制在0.5%以内,小学年辍学率为0。
2、着力提升高中教育水平。全县5所高中阶段学校中,有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县一中)、市级示范性高中2所(县二中、县六中)、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1所(县职业中专)。县..中、县...中、县职业中专已创建为省级园林式单位,县...中、县职业中专是省级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县...中被评为市绿色学校。200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比例达98.4%(含去外县就读),基本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县一中在2008年省级示范高中督导评估复查中被评为优秀等第,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我县以全省第一名的总分成功申报省级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全县普、职分流比例合理,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县职业中专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我县职教工作经验在全省2009年教育工作年会上推介。
3、着力加快幼儿教育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水平,2008年3月,县政府专门制订下发《...县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实施方案》和《...县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三年规划》,明确按照“统一规划,分步推进;突出重点,基础先行”的思路,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大力发展政府办园,切实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幼教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办园质量,不断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水平,力争到2010年,全县各乡镇均有1-2所公办示范幼儿园,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公、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县政府成立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发展幼儿教育的职责,将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作为评估教育强乡镇的重要指标,由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定期督导乡镇幼儿教育发展情况,在严格办园审批制度的同时,加大对各类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和开园、年度检查。县政府还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校车专项整治、办园条件整治等,切实规范了办园行为。2008年,全县又新建了...、...2所公办幼儿园,全县公办幼儿园达到11所。同时社会各界举办幼儿园的积极性高涨,全县幼教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55所,其中1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学前一年教育入园率达100%,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67.5%。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我们始终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深化德育整体建设工程。在扎实开展具有雷锋家乡特色的德育活动的同时,县委将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纳入全县和谐社会创建六大主体活动,着力构建校园和谐的育人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校园文化。近两年,全县有20所中小学校被授予“...县和谐校园创建先进单位”称号,...荣获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集体一等奖。二是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基础教育新课改相关文件要求,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开展以乡镇为单位的“教学沙龙”和专题教研、教学竞赛活动,成功承办市名优教师“志愿支教、送教下乡”活动启动式,全县掀起教研热潮。2008年,...实验小学数学教研成果在全市推介,...中心学校获市小学生活数学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县有5个课题和8项教育科研成果获省市奖励。三是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全县初、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均在95%以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成果丰硕。县..中...等3名同学在2008年全国信息奥赛中获一等奖,...、...同学参加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省联赛分获中学组冠亚军;县职中汽修专业...、...同学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中职汽修类技能竞赛获团体三等奖;参加...市第二届校园文艺节目展播三个节目获一等奖,县局荣获全市唯一组织奖。
两年多来的整改工作成效明显,全县教育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将倍加珍惜,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1、进一步加快教育强县建设。我们将按照“整合资源,均衡发展;规模适度,内涵发展;优化结构,协调发展;改革推进,快速发展”的战略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突出两大重点(合格学校建设、队伍作风建设),加强三项创建(省市文明单位创建、省市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和谐校园创建),凝心聚力,全面实施建设教育强县工作,在确保教育各项政策性资金投入严格落实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增长的长效机制及社会资助体系,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进一步推进合格学校建设。我们将根据县合格学校和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实施标准化(合格)学校建设。县政府全面负责完成县属学校标准化建设,对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实施资金配套和以奖代补。组织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口援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改造好农村薄弱学校和因地制宜新建、改建完农村寄宿制学校,不断完善全县中小学校新课改基础设施装备,及时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改建、扩建和配套学校建设任务,大力提升办学水平,为全县合格学校建设目标如期实现加倍努力。
3、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将坚持把师德摆在首位,切实加强教师、校长队伍建设与管理,积极探索并建立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教工程”,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抓好教师新一轮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农村边远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制度,切实关心教师的生活待遇,逐步改善工资福利,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做好教师聘任工作,继续定向、定岗位引进紧缺专业教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
各位领导、专家,以上是对我县落实督导评估考核整改意见的简要情况汇报,衷心感谢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感谢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我们将以此次整改情况督查为契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完成省、市下达的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为促进我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教育强县的宏伟目标再立新功!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