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
2页,当前在第
2页
上一页 [1] [2] 制定下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实行综合行政本文来源:文秘114
88wenmi11488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昭政办发〔2008〕91号)要求,抓住开展行政执法培训和行政执法监督的
契机,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县区对开展以城市管理为主的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进行指导和调研,并撰写了《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应注意的问题》调研报告,进一步
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确保了全面开展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有序推进。
(六)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严格按照《云南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省政府令129号)要求,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备案工作,准确界定规范性文件范围,严格审查登记和备案程序,切实把好“起草、审查、决定、登记、公布、备案”六个关口,较好地发挥了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作用,确保了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今年以来共报送省政府法制办登记的规范性文件1件,即《××市殡葬管理办法》。受理各县区和市直部门上报市政府审查登记规范性文件7件,即《××市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办法》、《××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实施细则》、《大关县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镇雄县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及管理办法》、《镇雄县80岁以上老人保健补助长寿补助发放暂行管理办法》、《镇雄县科技工作奖励办法》、《××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伤认定暂行规定》。
(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省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及要求,我市2009年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调整充实了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具体审批清理工作。并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通知》(昭政发〔2009〕4号)文件进行安排部署,通过艰苦、细致的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省、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任务。2009年列入清理范围的市级59家单位和部门拟报行政审批项目328项,通过认真的清理和核实,保留98项(其中行政许可89项,非行政许可9项),占总事项的29.9;取消55项,合并了53项,下放县区58项,转为备案管理11项,转为内部审批12项,转为服务和一般性管理41项,以上清理结果,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即可进入实施阶段。
(八)积极配合省级有关立法部门做好立法调研和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回复工作。
今年,市政府积极配合省人大做好《大山包黑颈鹤保护条例》及省政府法制办的多项征求意见的立法相关工作。对省级有关部门起草的征求意见初稿,市政府办发给市直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我办将各部门的意见汇总后,反馈给省法制办。
同时,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的回复工作。对盐津县10位市人大代表《关于制订盐津名特古镇保护条例的建议》进行研究,查阅了相关法律规定后,由办主要领导到盐津与部分代表面商,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人大代表对我办的回复、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十分满意。
(九)加强内部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市政府办党组、党支部安排和规定的学习步骤,机关4名党员干部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切实加以解决,达到学以致用、以学习促进提高的目的;二是加强自身建设,强化政治业务学习,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的各种学习培训班,人员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三是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建立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学习和完善相关制度,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重点
今年以来,我办全体同志在办领导的带领下,克服困难,群策群力,努力开创了法制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法制队伍建设与依法行政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在适应新的形势,转变观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还欠缺;三是由于人员少,一些工作只能被动开展,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够强;四是对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我办的工作重点将主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纲要》和《决定》,当好政府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政府法制机构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我办将以贯彻落实《纲要》和《决定》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发挥政府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建立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制度,继续开展依法行政监督检查,督促各单位完成市政府2009年的依法行政工作任务,并按照《纲要》和《决定》的要求,结合市政府五年规划和2009年依法行政工作目标任务抓好落实,推动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深入。
(二)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充分发挥化解行政争议的作用。认真组织学习、实施《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及相关配套规定,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州市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08〕215号)要求,把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程序,完善行政复议听证、调解制度,积极探索符合行政复议工作特点的机制和方法,增强行政复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一是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检查和评议考核,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全面完成市政府规定的各项考核目标任务;二是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创新行政执法监督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继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公共法律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增强群众的维权意识,充分发挥社会各届监督的作用,进一步促进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高;四是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协调配合县区和市直各部门搞好行政执法培训工作,继续做好执法证件申领和换发服务工作;五是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制度,加大对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审查和备案审查,完善登记、审查、公布、通报等制度,进一步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和有效。
(四)加强法制机构队伍建设,提高政府法制工作水平。一是加强我办自身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工作责任,努力提高做好政府法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夯实基层法制机构队伍,强化法制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协调和指导县区法制机构的升格及市直单位法制机构的组建工作;三是坚持和完善政府法制相关制度,制定详细的岗位工作职责,增强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学习、培训等途径,提升法制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队伍法制业务能力和水平。
(五)继续推进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结合当前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力度,加强网站建设,及时发布更新信息,重点围绕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公示更新,积极营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良好氛围,推进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有效实施。另外,继续贯彻落实《××市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实施细则》,加强对县区和市直部门实施重大决策听证制度的督导,确保我市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
(六)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昭政办发〔2008〕91号)要求,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县区对开展以城市管理为主的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进行指导和调研,确保全面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规范全市的行政执法行为,着力解决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
(七)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坚持突出重点、强化服务的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积极为政府重大决策、经济管理和社会事务、行政行为、合同行为及其他法律事务提供及时、准确、优质的法律服务,有效地促进政府、部门重大决策的依法实施,充分发挥作为政府领导的参谋助手、法律顾问作用,进一步做好政府法律事务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本文章共
2页,当前在第
2页
上一页 [1] [2] 上一页 [1] [2]

[
返回上一页]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