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虽然我县工业集中区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在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项目建设推进缓慢。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投资者信心受挫,资金链日益紧张,部分项目调减投资计划,导致签约工业项目未能按进度动工、竣工或投
产,项目实际投入放缓。二是主导产业支撑不足。目前,我县116户“一个龙头、两个支柱”支柱产业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除天威新能源外,尚未形成大企业、大集团和大产业。1-5月,完成工业增加值21.45亿元,同比增长31.6%,占全县规模工业的40%。三是要素瓶颈依然存在。今年以来,国家、省、市和县政府虽然对企业融资贷款提供了积极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惜贷现象并未出现明显改善,融资难依然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部分企业因资金链紧张,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针对工业集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工业集中区加快建设,发挥工业经济主阵地的作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园区建设。一是提升承载能力。尽快启动工业集中区五期、六期的规划并适时启动建设,拓展工业集中区的发展空间,确保2011年**工业集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0km2。二是加大工业投入。三年内工业投入300亿元以上,加速打造3个“百亿产业”,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50%,着力将西航港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产业转移的聚集区,机制创新的先导区,工业新城的示范区”,基本建成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三是抓好蛟龙工业港产业升级。加快蛟龙工业港882亩“城中村”拆迁工作,拓展园区发展空间。采取先期试点、分期供地、滚动开发的方式,积极推动蛟龙工业港工业总部(四大板块)建设。加大工业港港容港貌治理,整顿规范工业港店招。
(二)做强主导产业。一是按照“一区一主业”的要求,紧紧围绕核研院、四川大学、中科院光电所等科研教育机构,大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产业的上下游项目,着力壮大“一龙头两支柱”特色产业,做大产业集群,建成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努力将太阳能、核能产业分别打造为“百亿产业”,将**打造为全国知名的中西部新能源城;二是加快县所合作。加强与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合作,共同争取国家“02专项”核心项目在**实现产业化,努力将微电子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为“百亿产业”。
(三)增强发展后劲。为促进项目按进度加快建设,一是继续通过每季度重点优势企业座谈会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促进会,及时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继续深化重点项目包联、联席会议、督查问效等制度,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为项目加快推进扫清障碍。三是坚持“存量调结构、增量调方向”,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抓住国家、省、市技改贴息补助政策,引导企业加快实施技改和技术创新、加大技改投资力度,通过充分挖掘技改投资潜力,弥补项目储备不足的投资缺陷。四是以国家支持四川灾后重建和强力拉动内需为契机,用好用足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土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及列入国家、省、市重大项目等的争取,促进项目建设扶持政策及资金的争取力度。
(四)缓解发展瓶颈。一是建立工业项目用地指标申报联系机制。定期加强规划、国土、经济和开发区等部门的有机对接,详细梳理项目用地情况,力争在“一个龙头、两个支柱”产业项目用地指标争取上取得突破。二是完善融资担保机制。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担保机构与园区企业的合作。加强对企业上市的指导和服务,缓解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三是完善能源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项目)能源需求的管理,积极做好电力、天然气指标的争取。鼓励高耗能企业加快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并为其申请国家专项补贴。四是建立交通运输保障机制。会同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加强与市交通运输协调指挥部、市经委、市交委、成都铁路局等部门的沟通,增强对我县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的协调保障力度。
(五)优化政务环境。一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航空港分中心的积极作用,将各项审批服务事项前移至开发区,深入推行全方位“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有效改善投资环境。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指导企业抓住机遇,用好用足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方面的政策,同时及时兑现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企业技改项目贷款贴息、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奖励等政策。三是加强运行监测。深入推进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好经济运行分析会、重点优势企业座谈会等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制度,针对企业不同特点,加强分类指导,为企业发展当好参谋。
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针对企业融资困难。建议市经委,一是进一步增进银企信息沟通;二是引入风险投资机制;三是建立完善担保机制,在现有融资担保体系下,探索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参与的联保机制,形成多种融资担保模式有序竞争的格局;四是实施灵活的供地机制,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用地指标,专门用于分期、分批次解决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部分土地指标,盘活不动产,增强融资能力。五是放宽中小企业抵押物登记,为企业融资担保创造条件。
(二)减轻企业成本压力。建议市经委一是引进、培育用工中介公司。采取公司运作、市财政补贴的第三方责任主体模式,解决企业由于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导致的用工成本增加问题。二是建立产业紧缺人才培训机制。建立《企业紧缺人才项目指导目录》,每年为成长型中小企业定向培育一批紧缺人才,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三是研究制定《工业企业节能降耗补贴办法》,鼓励企业通过节能技改方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三)健全企业服务体系。一是建立专家咨询平台。聘请相关专家定期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决策、科技、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企业产品的研发、检测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