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我自2002年担任区长以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全区教育工作者、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了我区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现将本人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汇报如下:
一、从科教兴区的高度重视教育,保障教育优先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一区之长,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始终站在科教兴区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将办好教育作为提高创业创新能力、实现惠民富民目标的首要大事。
1、将专题议教列为政府“第一会议”。每年的首次政府常务会就是议教会,在政府常务会中教育工作议得最多、议得最久。近三年,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11次,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系列教育发展问题,先后制定《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实行教育经费统筹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布局调整、经费预算安排等予以全面统筹,把握了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作出撤并薄弱农村学校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在S211沿线建设新校、开发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一系列改革发展决策,科学有效地推进了教育事业发展。
2、将重教制度列为政府“第一制度”。建立了“双建双扶”联点支教制度,区县处级领导每人对口联系一所学校,各委办局一一与学校结成对子,领导干部多次到联系点校慰问教师,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建立了《乡办及相关职能部门教育工作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与各乡、办事处、职能部门签订教育工作责任状,将其教育工作履职情况纳入单位及领导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干部任免升迁、评优晋级直接挂钩。上任后我担任樟树坪小学的联系点领导,在学校建塑胶跑道、寄宿部期间,我经常带领规划、建设、教育等部门同志到施工地现场办公,为学校协调各方关系。城区初中办学权下放后,七中面临问题较多,教师思想不稳定,我主动要求担任该校联系点领导,为学校筹划综合楼建设及运动场改造等项目,还与教育局、学校负责同志一起做好了下区教师的稳定工作,保证了七中去年秋季顺利平稳开学。
3、将教育投入列为政府“第一预算”。我对区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是“紧财政,宽教育”。近几年,虽然区级财政紧张,但教育经费优先预算,逐年增加。区本级预算内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逐年增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上级下拨的专项经费100%到位并用于教育发展;教师工资由区财政按月足额发放到教师个人账户,教师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100%,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逐步提高。
二、以改革创新的举措发展教育,增强教育竞争实力
面对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我注重将改革的理念与创新的举措有机结合,教育竞争力大大增强。
1、实行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先后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任制、校长绩效考核制,对管理干部实行“竞聘上岗”,对教师实施“评聘分离”,极大地激活了师资队伍。近几年,在压缩行政事业编的情况下,始终保证了足额的教师编制,每年都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大批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去年又顺应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为教育局适当增加行政编。为鼓励教师竞争、成才,大力实施“名优师工程”,出台了《优秀校长(书记、园长)、名优教师评选办法》等文件,每年配套专项经费予以奖励。
2、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我坚持从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等多方面全力支持课改。2002年我区就成为了株洲地区唯一一家省级课改实验区,2004年又成为了国家级“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新课改的成功推进,促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近三年,我区小学毕业率一直保持为100%,初中毕业率保持在96%以上,各类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励100余人次、省级奖励300余人次。
3、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实现“三教统筹”。为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我区按照“做优、做大、做强”的原则,以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并积极探索农村职业教育之路,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现有民办教育机构74所;与区域范围内各大专科院校联合办学,创办芦淞职业教育中心,开展计算机、美容保健、机械加工等特色专业培训,近两年全区完成培训9435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农民致富本领,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引领教育,优化教育发展格局
作为本级政府的领头人,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推进“新机制”、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调整等重要契机,实施有效举措,将教育推上了加速前进的快车道。
1、抓建设,满足教育需求。为改善办学条件,我积极引导、鼓励全区各大商家、企事业单位捐资助学,构建了政府投资与社会捐资相结合的教育融资体系。不断加大教育建设投入,新增校园占地面积4734平方米,新增校舍建筑面积9953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面积11900平方米。顺应企业办社企职能分离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接收6所企业学校和3所下放初中,扩张了优质生源和师资,大大地提升了区域办学实力。
2、抓改薄,促进城乡均衡。大力实施“改薄工程”,通过“撤、并、联”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农村办学的规模效应,现有的5所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均达到一般城区小学的水平;实施“三帮一”、“片组带动”工程,以名校、大校带动农村学校发展;实行城区骨干教师支教制,去年将4名城区骨干教师送到农村学校任教,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的融入,使得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改观。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