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写出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感受。
五:口语教学语篇语境一体化教学
将口语教学与语篇语境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利用课堂内外语篇,创始说的情景。
课堂上来自与视听的语言材料非常丰富。这些材料能够激发学生说的动机。如听完一段对话或语篇后,让学生口头上复述出来;或者互相交流,发表看法。阅读完课文后,让学生口头复述整篇课文,体会课文的语境,就课文的观点进行讨论或辩论。教师也可以列出一些单词或短语,让学生根据这些单词和短语口头上编出故事。还可以根据课文里的对话、语篇或戏剧进行表演。
除此之外,利用课堂外的语言材料来创设说的情景。如课外语新闻广播,用英语相互交流所听到的新闻故事。开展英语角,对英语角的谈话活动也可以设定一定的情景和主题。创办英语强报。开展讲故事比赛,英语小品表演等。通过视听的多角度输入语言语境,学生才有说的动因。
六;语法教学中语篇语境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语法教学,总是在孤立的句子中去分析解释语法规律。结果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能听懂老师的讲解,一旦运用到实际中,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或口头语中,却觉得力不从心,总是犯错。其原因则是语法教学脱离了语境。语法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体现,所以在教授语法时,教师应将语法教学与语篇语境相结合。
如讲解一个时态,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代表性的语篇,语篇反复出现了该时态。学生阅读该语篇,不断地体会它在语篇中的用法,找出它的规律。讲授定语从句时,教师可以口头上用定语从句描述学生所熟悉的同学、老师、环境等。让他们自己在语境中去体会它的定义和用法之后,教师再帮助他们总结出规律。讲解被动语态时,让学生表演各种被动的情景,如小偷被警察抓了;小明被狗咬了;玻璃被小明的球打碎了等,教师不断地用被动的句子去描述,使语法讲解置于生动的情景。不难看出,利用语篇语境进行语法教学,直观、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不易忘记。
由此可见,语篇语境的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全方位的教学。它来源于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这一教学原则也体现了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即在交际中立体化地掌握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同时,在语篇语境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能力为目的的这一原则。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立体化语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语言、理解语言、最后创造性地输出语言,发展听、说、读、写的全面能力。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