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r是0.668(表4),这和徐晓燕(2005)等研究的不一样。这也说明在中学阶段语言输入的重要性。教师还是要重视对学生的语言的大量输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的水平,这也符合新课标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8级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的水平,语感能力提高,在语言输出及在用英语进行写作时,他们的语法能力能使所写出的句子符合语言的结构规则。英语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除了应该多写多练之外,还应通过大量地阅读相关的文章来提高写作水平。
表3 语法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写作中所表现出的差异
语法分类
N
Mea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
作文成线:语法低分<40分
语法高分>55分
16
18
9.00
13.64
3.83
2.60
0.96
0.62
表4 语法各变量与写作成绩的相关分析结果
单选
英译汉
汉译英
改错
语法成绩
作文成绩
作文成绩 Pearson Correlation
0.56**
0.001
0.67**
0.000
0.55**
0.001
0.56**
0.001
0.68**
0.000
1
**P<0.01
(三)语法变量对写作能力影响的公式
既然语法能力与作文成绩有较高的相关系数(r:0.48,p:0.01)(见表5),语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作文成绩有预测力,笔者就语法测试的各变量与语法成绩做了相关测试,并用一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相关系数进行了验证(见表6),得出以下的公式。
作文成绩=3.919+语法成绩×0.174
说明语法成绩每增加1分,作文成绩就会增加0.174分。
表5 语法能力与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语法成绩
作文成绩
语法成绩
1
0.48**
作文成绩
0.48**
1
**P<0.01表2
表6 语法能力与作文成绩的一元加归分析
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B
Std.Error
Beta
1 (Constant)
3.92
0.17
1.62
.003
0.48
2.41
5.17
0.02
0.00
(四) 语法各潜在变量与语法成绩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7的结果,语法各变量与语法成绩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译汉(0.774)>汉泽英(0.753)>单项选择(0.703)>改错(0.683)。这也和徐晓燕等的研究所得的顺序刚好相反,进一步说明了在中学阶段的语言教学应放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要先领会语法知识,掌握其基本要领才能做到灵活运用。从表中还可看出:语法各变量通过影响语法能力来间接影响写作能力。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语法能力的提高,而语法能力的提高,又关键取决于语法规则的创造性灵活运用。
表7 语法各潜在变量与语法成绩的相关性
单选
英译汉
汉译英
改错
语法成绩
作文成绩
语法成绩
0.70*
0.77*
0.75*
0.68*
1
0.48*
四、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语法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写作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语法知识的领会程度是影响中学生语法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语法各变量与写作成绩具有相关性,并通过影响语法能力间接作用于写作能力,其中对语法能力影响最大的是英译汉,其次是汉泽英,再次是单项选择,影响最小的是改错。
本研究对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是:教师应知道语法各变量对语法能力的影响程度,语法教学活动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在中学阶段,由于对学生写作篇章的要求不高,主要是检测学生对一些基本句型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还是应该重点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学生在有了大量的语言输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创造性地运用语法规则,最后通过语法能力的提高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马广惠. 2003.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统计方法[M]. 西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马广惠,文秋芳. 1999. 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4.
潘均. 1999.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悉[J]. 外语与外语教学,8.
宋美华,夏纬荣. 2002. 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手段与语篇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大一本科生好作文与次作文的统计分析[J]. 外语界,6.
王立非. 2002. 作文语篇知识与课外非命题写作:影响英语写作水平因素的研究[J]. 外语界,5.
王宇. 2002. 关于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策略的调查[J]. 外语界,6.
徐晓燕,夏伟蓉,吕长. 2005. 大学英语语法能力与英语写作能力的相关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5.
杨淑娴. 2002. 英语写作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J]. 外语界,3.
叶云屏. 2002. 从学生习作中的语言错误看写作教学中的薄弱环节[J]. 外语教学,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