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资源仓库
各位文友皆知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而可能没有听说过孔子的“治学三境界”。因为,这是笔者个人的观点。
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外地一些老师来我校考察“大语文教育”,听我上《〈论语〉六则》。先师张孝纯先生也陪着听。课后讨论时,别的老师说的都是赞扬的意见,只有孝纯先生说:“你这是典型的照本宣科!”
这样不客气的批评,让听课的老师为之一愣。
“我问你,什么叫‘人不知而不愠’?”
我回答了一遍。
“对不对?”
我说,参考书就是这样解释的。
“我说你是照本宣科么!——还有,第一则三句话是什么关系?”
我回答不出来。
张老师以很重的语气说:“我再对你说一遍:按照一般标准,你的课可能算不错了;但是,离‘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还差得远!要想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必须有广博的学识功底!”
后来,张老师推荐给我几本书,让我去查一查: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颜元的《四书正误》《习斋言行录》……
再后来,我才发现孔子的“治学三境界说”。关于这个问题,先要弄清——
一、这一章的意义
“学而时习之”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论语》的编著者把它放在开篇第一句,决非偶然。对此,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理解最深刻。他说:“孔子开章第一句,道尽学宗。”(《习斋言行录》卷下)又说:“千年大患,只为忘了孔门‘学而时习之’一句也。”(同上)颜元“道尽学宗”四字评价极当。“宗”在这里是“本”“根本”之义。“道尽学宗”即是说“学而时习之”是求学之根本、教学之根本、研究学问之根本。学习成绩不佳,研究学问无所作为,往往是因为没有“学而时习之”。孔老夫子早在2500年前就认识到这个“宗”,是遥遥领先于世的。教学这一章时,应首先把这一点告诉学生,以激发兴趣,造成愤悱状态。
为什么是“道尽学宗”?还要弄清——
二、几个关键字的意思
1.习 《说文》释“习”(习)为“数飞也,从羽,白声。”也就是小鸟练翅学飞。而颜元则理解更深刻。他认为“习”字有三重意义:
第一,是“习学”。他释“习”字谓“重习其所学,如鸟数飞以演翅。”(《四书正误》)他还说:“思过读过,总不如学过;一学便住也,终殆,不如习过;习三两次,终不与我为一,总不如‘时习’方能有得。习与性成,方是‘乾乾不息’。”(《习斋言行录》卷下)
第二,是“习行”,即有实习、实行、实践的意思。他说:“心上思过,口上讲过,书上见过,都不得力,临事时依旧是所习者出。”(《存学编》)又说:“习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同上)他还指出:“孔子之书,名为《论语》矣,试观门人所记,却句句是行。”(《习斋言行录》卷下)他还指导门生:“吾辈只向习行上做工夫,不可向语言文字上着力。”(同上)为此,他把自己的书房改名为“习斋”。
第三,他把“习”解释为“习动”,即含有劳动教育的意义。当然,这是其引申理解。
我认为,颜元的理解远高于其他人。
2.朋 “朋”不是一般的朋友,古代多种注本都释“同门曰朋”,即同一老师的弟子。《论语正义》引《史记·孔子世家》言:“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弟子‘至自远方’即‘有朋自远方来’也。朋友即指弟子。”朱熹《论语集注》中引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也。”
总之,“朋”与今天之“朋友”含义不同,尤其不指“朋党”之朋、“酒肉朋友”之朋,以及“狐朋狗友”之朋。
3.“说”与“乐”的区别 “不亦说乎”的“说”和“不亦乐乎”的“乐”都有“高兴”“快乐”之义,但又有不同。《论语集注》引程子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乐由悦而后得。”据此,“乐”比“说”的程度明显为深。教育论文在线 88lw2688
4.知 对这个词的理解最为关键。目前各种参考资料都释为“了解”,不当。如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以解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恨,难道不是君子吗”,那么,差不多每个人,都曾被许多人不了解,但我们也没有因此而怨恨。这样说来,我们都可称为“君子”了。照此理解,“君子”的标准岂不太低?
这种理解,关键错在“知”字。《论语正义》这样解释:“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己学有成举用之也。”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两点:第一,“人不知”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君卿大夫”,即当权者。第二,“知”也不仅是一般的“了解”和“知道”,还要“举用”,含有赏识、重用的意思。它和“知遇之恩”“与君相知”的“知”同义。这一句的正确理解应是:有学问、有才能却不被当权者赏识和重用,在这种情况下不怨恨,难道不是君子吗?
三、孔子的“治学三境界”
从表面看,三句话各自独立,没什么联系。其实,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决不会说话不讲逻辑,没有条理;《论语》的编著者中有子思这样的大师级学者,他们也决不会把互不联系的三句话随便地放在一起。仔细研究后就会发现,这三句话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治学的“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甚至包括社会实践。这是治学的基础,初级阶段。
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论辩,从而加深造诣,使学问提升到高级阶段。《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第一境界,就是这种“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浅境界。提升的方法,就是要有“友”,有“朋”,通过同“友”“朋”的讲谈、研讨和论辩,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于是大家的学问、思想渐渐进入新的境界。这种境界,正如《兰亭集序》中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大家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中列坐其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现代人组织各种“学会”和“研讨会”,其实也是为了达到这种境界。
对这两个境界,《论语正义》这样解释:“‘时习’是成己,朋来是成物,但成物亦由成己:既以验己之修功,又得以教学相长之意。”由此我想,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不妨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孔老夫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提倡并实行的学习观念。
最难达到的是第三境界。学问有相当造诣之后,却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