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是感知后留下的映象,它具有直观性特征。对于未曾感知过的事物的视觉表象,就象在头脑中看见这种事物一样。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读完这简单八个字,我们头脑中便生成一幅壮丽画卷:蜿蜒起伏的山脉竞相舞动着雄伟的身躯,峰峦叠嶂的高原披上了银色素装,似在欣喜地奔驰!——“境”便油然而生。于是,我们被这宏大的场面所震撼,我们便沉浸在“境”中而开悟,心情豁然开朗,自然之壮观无形中影响我们。
“境”中的这些形象并非孤立无序,而是由一系列的“表象”有机地结合而成,而这系列的表象也已经完全融浸了情感、思想等人文内涵。正因为表象是比感觉、知觉更高级的反映形式,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环节,所以当“境”通过形象思维再现出来时,才能被欣赏者感知,震撼其情感世界,对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
如我们赏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时,一个没落的封建文人孔乙已便活生生地“跃然纸上”,头脑里仿佛不知因何就跳跃出来这么一个人来,他说话的声音、表情、姿态等等无不历历在目,音容笑貌鲜活生动,让我们为孔乙已悲,且怒,且痛……我们在感知孔乙己这个形象时便领悟到了真谛!
人教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一文,面对仅百余字之“文”,品味开来,视觉的、触觉的、听觉的种种表象浮现于心中,奇山异水之趣无不“感同身受”:仿佛游荡于直视千丈的缥碧异水与千百成峰的负势寒树之间,泠泠作响的泉水、嘤嘤成韵的好鸟、千转不穷的蝉鸣、百叫无绝的猿啼……巧夺天工的美景分明就在眼前,相映成趣的生态之音果真就在耳畔!于是,我们也似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留恋于这奇山异水之间了。顿时悟到了生命的价值所在——此感、此悟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之中因“境”而生了!
充分激发和调动形象思维,使我们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生动“翻译”为系列的表象,“境”便呈现了,我们便身临其“境”般地投入进去。可见,我们身临其中的“境”与形象化感悟密不可分。
但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解读时,这个“境”是有差异的,每个欣赏者都会有所不同。因为对于欣赏者而言,语文之“境”是个体对原作品的自我探索、想象和补充,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不断地丰富和加工既在的艺术形象,从而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基础上产生,而又不同于这个形象本身的美感境界。也因如此,才使欣赏者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体验,语文的多元解读才成为可能。或者说在解决如何实现多元的个性化解读这一问题上,通过形象化感悟去再现语文之“境”确是一条通途。
正是“境”承担起了语文内容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的过渡重任,才使浓艳的“人文内涵”得以感知,使其能够对精神领域产生如此深广的影响。也正是它给我们以视觉、听觉、嗅觉、肤觉等等的独特体验。从而熏陶感染人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促使其产生一定的价值取向。
这样看来,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一系列语文能力和素养,也同时表现为在语文赏读时,化抽象语言为鲜活、生动的语文之“境”的能力。于创作而言,是将“境”语言化;于赏读而言,则是将语言“境”化。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说的“语文素养”,应重点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培养和提高对语文之“境”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二是学习如何把心中的“境”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