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式的提问是近年国外教育界流行的教学方式,强调为学生设立自己学习和发现的环境,反对给学生现成知识和现成答案的做法。这种提问方法有助于产生思考时的非平衡状态,帮助他们感知和思索他们所相信的知识未必是正确的,从而在顺应和同化新信息的同时获得认知和思维的发展。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采用皮亚杰式提问,分成以下几种类型,能够收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是探究性问题。这种问题与学生向老师提出的“在《变色龙》中契诃夫是怎样用对比手法塑造奥楚蔑洛夫的呢?”非常相似,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提问问题的基础上向学生反问一句:“为什么你会想到这个问题呢”,把球抛回给学生,然后再帮助他们自己思考出答案。
二是假设性问题。即给学生一个假设条件,让他们自己思考结果如何。比如“鲁迅先生塑造的孔乙己如果生活在现代社会会有什么经历呢?”这样的问题没有教师给予的现成答案,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发现。
三是归类性问题。归类性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你说描绘春色的古诗中除了‘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还有更多的诗句吗?”、“你学过的小说中除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还有哪些小说运用了讽刺手法?”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只关注一篇文章的内容和写法,这种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知道:“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春溪嫩水清无渣,春洲细草碧无瑕”等都描绘了春色;李宝嘉的《制台见洋人》、张天翼的《华威先生》等都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
四是逻辑性问题。这类问题给予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探讨本质的机会,如“《关雎》和《蒹葭》都选自《诗经》,但二者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什么异同呢?”在熟悉诗歌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了求同和求异两种思维,认识到两首诗歌都运用了托物起兴的写法,表现了青年男子追求心上人的感想。但是前者反映出男子因相思而苦恼的情状,后者表现了男子倾心于女子却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情,充满朦胧之美。
“善问”是一种艺术,有些老师虽然肯问,但不善问,他们抓不住教学的核心问题。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激活;也只有“善问”,他们才能体验到由“问”所带来的交流之乐,才能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的纽带,把学生带入思潮如海的灵活思维的新境界,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