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一天,已是晚上10∶27了,正在读初一的儿子房间里还亮着灯。我便去提醒他:“儿子,时间不早了,该睡觉了!”儿子很烦躁地说:“今天恐怕12点前我是没法睡觉了,现在还有一半的作业没做呢!”我惊异地问到:“什么?还有那么多,都是什么作业?”儿子不耐烦地说:“这不,语文老师让我们把两个单元所有的课后练习做三遍(必须抄原题),数学老师要求完成二套练习题(八开反正面),外语老师要求给家长背诵、默写第X课的课文,然后让家长签字。”听完之后,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现实,这哪里是培养人才,简直是摧残青少年!我生气又心疼地对儿子讲:“咱不做了,睡觉去!我给你的老师写个纸条,你明天带上。他要批评你,你就说是爸爸不让做的!”这时,儿子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满眼泪花,无奈地说:“爸爸,没用的,您别耽误我时间了,这种办法我们同学的家长早已用过了。老师不仅不改,反而又加倍惩罚了那位‘敢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而且,当天我们的作业比原来反而更多了。谁还敢!”这时的我,作为一个父亲,看着无助的儿子却想不出一点办法来,我无奈地关上房门,心情变得格外沉重。
因为过重的作业负担,我们的孩子没有了双休日和节假日,没有了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了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他们只能被困在教室里或家里写作业。更为严重地是,不管是在发达文明的城市,还是在偏僻落后的乡村,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小学,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重的作业负担,大大超出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每天学习时间量的规定。
由此可见,学生作业量过重的问题已成了教育界挥之不去的阴影。一方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想通过加大学生的作业量来提高教学成绩(实际上盲目地、无选择地加大学生作业量未必能如愿以偿);另一方面,学生强烈反对(多数家长也反对)老师给学生布置太多的课外作业,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更是三令五申地强调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这显然是一对矛盾。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是一个非常现实、非常社会和非常重要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能够很好地处理以下四个关系,则能较大程度地缓解甚至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质量与数量的关系。
多数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多做作业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教师不加筛选地、随意地、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当前,各类辅导材料铺天盖地且良莠不齐,很多资料又是大同小异。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进行认真地筛选,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挑选出来,把那些重复性的、机械性的、陈旧过时的作业砍掉,力求少而精,力争给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量精。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当然,如此一来,势必要占用教师们更多的备课时间。不过,能用一个人的辛劳取代几十个人的低效辛苦还是非常值得的!
二是普遍与特殊关系。
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同时特殊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如果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就必然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有梯度和区分度,要分开层次,不拿同样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比如,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可设有必做题(基础题)和选做题(提高题),有的同学要全做,有的同学可以只做基础题,少做或不做提高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让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同学都得到提高,都感到满意。
三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在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往往只布置枯燥的、理论性的书面作业,忽略了实践性、体验性和操作性的作业。事实上,学生最不愿意进行机械的抄写,最不愿意背诵记忆纯粹的概念。如果老师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把来自于实践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联系起来,让作业贴近生活、接近社会、融入大自然,学生既乐于接受,又能巩固掌握所学的课本知识,岂不两全其美?
四是单科与整体的关系。
在多数情况下,老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往往不考虑或是很少考虑其它科目的作业量。如此一来,如果只是某一科目的作业量小了,而其它科目的作业量依然如故,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这里就需要学校的分管领导或者是年级组长出面协调了,或者学校干脆限定每科(或所有)课外作业的时间,学校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有严重超时者,给予批评等。
显而易见,作业量过大挤走了孩子应有的欢乐时光,暗淡了青少年绚丽的七彩人生。作为教育者,要多从学生的终生发展去着眼,少一点分数情结,多一点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我们的受教育者才能真正成材,中华民族才能充满希望,伟大祖国才能繁荣富强!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