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知识是在人们长期的交往实践中所达成共识的、约定俗成的一些规定。
许多的所谓“知识竞赛”,其实只是“知道竞赛”。所谓“知识”一定要包括个人理智的洞见。
知识,首先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公共知识和个体知识。公共知识即在人们长期的交往实践中所达成共识的、约定俗成的一些规定。比如数学中的“十进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比如对一个字的书写和发音;比如对一个物体的命名等等。
公共知识是人们建构的产物。这个命题的意含是:公共知识就像房屋、桥梁、玩具、汽车一样是建构的产物;而不是像金子、石油、煤炭一样是发现的结果。“发现”意味着,不管你是否发现,它都“存在”在那里,它具有客观的独立性。而“建构”则渗透着人们的主观意趣,知识的建构是基于人们的利益、立场、需要、趣味、眼界、胸襟而实现的。
“公共知识是建构的产物”这一命题的衍生意义就在于:以事实、概念、命题、公式、定理等等为表征形态的公共知识,并不是天经地义的,它不过是人们按照某一规则约定俗成的结果。
公共知识是建构的产物,就意味着一切都可以质疑,一切都可以修正,如果有必要,一切都可以推倒重来。关键在于投入与产出上是否值得。这样一来,知识就可以成为解放人的力量,而不是压抑人的力量。科学革命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旧的知识体系,旧的范式已经不能有效地解释新的问题,旧的体系和范式成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禁锢的力量,波普尔说,科学知识基本上只是猜测性的,这个猜测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因为人类对与外部世界和对人类自身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在“个体知识”这一层面上,“知识”有这样两个层面的意含:知道与见识。许多的所谓“知识竞赛”,其实只是“知道竞赛”。所谓“知识”一定要包括个人理智的洞见。比如:《红楼梦》作者是谁?如果你没有真正阅读过《红楼梦》,没有研究过曹雪芹何以能写出《红楼梦》,没有研究过作者所生存的时代、他的家世、他的生活经历、他的个性风格与《红楼梦》的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和语言风格之间的关系,你即使知晓《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那也仅仅是“知道”,而不是“知识”。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不同。所以他们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精神世界。
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因此,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对过程的参与、亲历,要关注学生的经验背景和意义网络,要注重情境的创设。(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