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只有把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学生从骨子里喜欢英语学习,增加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是第一位的。
从我的教学体验看,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引起教师的关注、尊重和赏识。如果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对他们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对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就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每次上课前,我首先酝酿情绪,以最佳的状态走进教室。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学生,尤其要给予适当的关注,比如,为他们设计一些相对容易的简单会话、问题及练习,让他们体会到“跳一跳,摘得到”的成功感,并经常鼓励他们。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基本产生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同化效应”,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我的经验表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在教学Lesson 69,Unit 18,JEFCII时,我结合教材的内容增设情景,布置了两个场景——家中和医院。学生示范表演后,让学生两两结对练习,然后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在轻松愉快的交际活动中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如有关“看病就医”的表达法。
在教学Lesson83,Unit21,JEFCII时,我还利用电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活泼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所学内容。
中学生身上具有可以诱发的积极性,他们活泼大胆,具有创新好奇的心理,喜欢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思维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对教材充分感知,深刻理解,融会贯通。
在教学Lesson 63,Unit 16,JEFCII的第二部分时,我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后鼓励他们小组讨论提问,学生提出了Itmaybeinthatbag中的may be读音和Lesson 62中的may be是一样的,那么可否把上一句换成It may be in that bag?等等。细心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带着问题学,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中国教育报》2003年7月2日第4版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