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一项中指出: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现对2003年中考作文如下预测和和安排训练对策。
一、形式:话题作文为主,其他形式为辅。话题是为引出作文的话题,话题作文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话题(材料),请你以***为题写一篇有字数限制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自立文意,自由表达,让考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写作优势。
这说明中考作文的形式已经跳出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束缚,可以写散文、诗歌、小小说、童话、日记、书信等多种文体。
立意选择要别出心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别具一格,唯我独尊,言人所欲言,言人所未言。
教师应在此方面模范又引导或下水指导,主动训练。
二、内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2002部分省、市、区中考作文内容要求,现将2003年中考作文分三个方面给以提示,从六个方面做以训练。
三方面提示 :
1、贴近考生生活。简言之,以“我”为圆心,以“我”的生活为经,构成中考作文内容的一个圆。
2、关注考生品质。关注考生人性人情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向往体验真、善、美的人间情感,赞美你我他的崇高品质。
3、关注社会热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六方面训练:
1、时代生活。紧扣生活出几个题目,加强训练,做到胸中有“粮”,心里不慌。
2、自我人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美德陶冶均不命题热点,抓住“怎样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发展自我”这一主题练笔,积累素材。
3、感受真情。亲情、友情、爱国情,触动人的心灵,激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向往。体验真情,感受真情,以情动人,催人泪下。练几篇此方面的文章,体验感受真情的美妙。
4、探索发现。从自然现象、宇宙奥秘、成功的艰辛、失败的成因、学习方法、工作乐趣、生命价值中探索发现具有生活哲理的现象、理论、联系实际练笔,考场作文肯定用得上。
5、走进环保。土壤沙化,水源枯竭,空气污染,物种灭绝,刺耳噪音,沙尘肆虐,均足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甚至人为的破坏环境所造成的恶果 ,此类文章也须练习,丰富考生的作文素材。
6、想象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所以,想像、科幻方面的内容命题一个亮点,要求考生训练,教师辅导作文训练时,应以话题作文为主,从中找出一些写作方法,加强训练。
三、话题作文举例
2002年中考部分省、市、区作文题目
河南“当我面对……的时候”、河北“把握”、辽宁“美景”、常州“改变”、徐州“水”、杭州“实践”、金华“追求”、江西“幸福”、安徽“掌声”、福州“爱”、山东“成长”、济南“我能行”、“我不行”、淄博“个性”、云南“善良”、内江“明天”、贵州“节日”、益阳“感激”、广安“成长”、青海“宽容”、北京朝阳区“品味”、无锡“享受……的乐趣”、天津“我终于战胜了……”、苏州“感觉第一次”、武汉“新时代的中学生”、上海“为自己树起大拇指”、广西“文学的启迪”、吉林“同自己谈话”、宜昌“假若是灯”、宁德“……给我带来快乐”、荆州“从……做起”、“把……带给……”、十堰“报答”、“积累”、北京西城区“和和乌儿有约会”、“我和体育”、“我和艺术”、青海“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四、文采、作文拿分的关键
1、用词力求准确生动
2、句式使用灵活多变
3、综合运用修辞手法
4、适当引用据典
让学生根据上面增加“文采”的四种方法,采用不同角度,好象让学生学素描一样选取不同“实物”,内容让学生练笔,带着精炼的文笔上场,使考场作文生辉。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