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的足迹——棉小评价改革尝试《成长记录袋》
作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一所实验学校。我校积极的投入到课改的洪流中,并在学生评价改革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力求通过评价改革,来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成长记录袋》,将教育评价的新观念渗透在各项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评价过程中。它立足于以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记录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减少孩子的消极感受,增加孩子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们不断得到激励。近年来,我校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设计和运用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犹如扑面而来的一缕春风,令人心旷神恰。全新的思想观念、形式、内容以及所发挥的激励功能、评价功能、教育功能、学习功能己使《成长记录袋》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幸福的乐园。
根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及思想实际,我们进行精心的、充满教育艺术的评价设计和创意,使新的评价载体——《成长记录袋》真正为孩子喜爱和接受,进而走进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发展。
《成长记录袋》的封面由学生、家长、老师共同设计。看,封面上神采飞扬的“我”显得那样活泼、自信,照片旁边贴上自己喜欢的卡通画、小动物,活泼、精美的图案令孩子爱不释手。《记录袋》分三大板块内容:即反映个人自然情况及成长环境的“成长空间”;反映在学会做人,学会健身、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生存,诸方面发展阶段目标的”小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进行的“月份评价”和“专题评价”;反映在各方面发展进步的“成长果实”。
在每一大板块内容中,又根据各年级。年段不同,精心设计了相应的生动贴切、饶有趣味的栏目。如在“成长空间”这一板块里,围绕“我”“家庭”进行设计,在“我爱我家”栏目中,让孩子们贴上温馨的家庭照,阳光下的小屋升起袅袅炊烟,却是“家庭生日簿”,让孩子们学会关爱家人,关心家人的生日;至于在“月份评价”和“专题评价”板块中,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设计的“回头看一看”‘滨城合作”“学会自理”“巧手创造”“健身行动”“慧眼发现”等;在“成长果实”板块中记录和体现学生进步成长的“丰收园”“金星闪烁”“星星心愿”等多彩的栏目,更以评价内容的丰富广泛,评价形式的新颖多样,评价方法的简便易行,参与评价者的多元、多向而受到学生、老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喜爱。
《成长记录袋》的创设和编写,仿佛是架起了一座通向学生心灵的五彩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不断发展铺就了一条宽广的道路。
(南昌市西湖区棉花市小学 陈慧 《实验通讯》2003.10)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