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实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但是,如果没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则会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学生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大类型。
一、出现在基本操作上的错误
1称量药品时,把如NaOH之类的固体物质直接放在称量盘中,导致称量盘被腐蚀。天平调平衡之前,没有把游码移至零位置处,导致天平称量不准。
2取用固体药品时,用手而未用镊子夹取颗粒状固体药品。取用粉末状药品时,没有用纸条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而直接从试管口倒入,结果使药品沾附在试管口的管壁上。
3对于液体药剂,量取时,超过试管的1/3,导致振荡试管不方便或溅出来了。给试管加热完毕,未待试管冷却就立即用冷水冲洗试管,导致试管骤冷破裂。在给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插入试管内,造成药剂污染。
4实验完毕,把反应剩余的药品倒入原试剂瓶中或随意丢弃,造成药品污染和药品浪费。
5保存试剂时,未按照试剂的要求存放,如浓硝酸、浓氨水等物质没有及时密封避光保存,从而使试剂药品失效。
二、出现在实验设计上的错误
1制取氧气、H2还原CuO时,大试管管口没有稍向下倾斜,导致试管破裂。
2制取CO2时,错用硫酸和碳酸钙反应,导致反应很快停止,无法收集到CO2气体。错用浓HCl,使产生的CO2气体不纯,影响实验效果。
3在进行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点燃前,未进行验纯,贸然点火,出现爆炸。
三、出现在表述中的错误
1用结论代替实验现象。表述实验现象时,常常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错误地表述为实验现象。如向含有CO32-离子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往往错误地表述成“有CO2气体产生”,或错误地表述成“CO32-离子和HCl反应生成了CO2气体”。而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有气泡生成”。
2把性质表述成实验现象。物质的一些性质是不能观察到的,但是学生经常把它错误地表述成实验现象。比如在制H2时,学生错误地描述为“放出一种无色比空气轻的气体”,应该表述为“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3把反应条件表述成实验现象。化学反应一般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但是学生却经常把反应条件写成了实验现象。如把点燃表述为燃烧,“点燃”是反应条件,而“燃烧”才是反应现象。
4表述不完整。表述实验现象,应该把反应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都要完整有序地表述出来,而学生却往往只描述反应的最后现象。比如向碱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后,再向其中滴入HCl,学生只简单地描述为“先变蓝,后变红”,应该描述为“先变蓝后,滴加HCl,蓝色逐渐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5混用概念。化学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概念不同,其含义也不同。如把通入、滴入、加入乱用,点燃、加热、高温混淆,致使语言不准确,语意不清。通入适用于描述气体,滴入适用于描述液体,加入适用于描述固体。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