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任何一所学校,你都能感受到或浓或淡的课程改革的气息;随意采访一位教师,也能谈出诸如“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新理念。表面上看,新课程已深入人心,实际上呢?《中国教育报》记者在全国各地许多学校采访、座谈后,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一个“涛声依旧”透出了
新课程改革中的艰难与无奈。
我们知道,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理念到实践之间要经过一个艰
难的转化历程。在这次课改中,国家拨出巨额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层层培训,使我们广大教师接受了新的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素质。要把
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认同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将理念放在实践中去感悟、消化,最终内化吸收。西方有一句名言:“打铁才能成为铁匠”,换言之,教师只有将新课程理念
落实到课堂实践中,才能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嘴不再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头脑也不是知识的水桶,师生不是碗和桶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情感交流的关系,是信息沟通的关系。因而,每上完一节课,
教师就应及时总结:这节课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吗?我和学生是在平等交流吗?我的哪些教学细节体现了课改理念?如若是否定的回答,则要反思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有这样善于总结、勇于反思,才能唱好风格各异的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但要防止走极端,不能一提“自主、合作、探究”,就把这六个字当作万用标签到处贴。要避免“应景式”的合作学习,追求热闹的探究学习,流于形式的自主学习。
新课堂应该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正像叶澜教授讲的那样:“在新课堂里的教师与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与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