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历史典故渗透在哲学教学里,会使哲学变得鲜活而有趣,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我们的教材有如下的表述:“由于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不但要了解它的过去,观察它的现状,还要预测它的未来。只有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才能使我们的思想符合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适应形势的发展。”这段话启示人们要用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眼光看问题。然而,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所致,很难深入理解这段话。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时我并没有给学生讲抽象的道理,而是引用了一段三国的故事。我扼要介绍了三国的历史,告诉学生三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分化、大动荡的时期,也是群星璀璨人才辈出的时期,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最终之所以出现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不是偶然的,曹操、刘备、孙权以他们的宏才大略为自己赢得了历史上的地位。当时人们对各派势力的前途看法不一,对局势发展充满各种猜测和设想,对天下英雄的评判也众说纷纭,大多数人认为“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的袁绍乃是称霸一方的英雄,而人单势孤、寄人篱下的刘备怎能与袁绍相提并论呢?然而曹操却不是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人,以一时成败论英雄。他在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断言“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袁绍不会成就大事业;相反刘备“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是真英雄也。结果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三分天下有其一,而袁绍在官渡一战中被曹操打得仓惶逃窜,连连败北,最终被消灭,历史证明了曹操的远见卓识……学生们边听边若有所思地点头。
我说,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呢?
学生们回答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有些思维活跃的同学还联系身边的生活提出了他们的思考:“老师,我认为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很多同学盲目扎堆报热门专业,不考虑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就不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哲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历史典故,往往可以提高教学的信度,让学生在以史为镜的思考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