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成功的戏必定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更需要精彩的导入。笔者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积累了一些导课方法,以拙笔写出,与读者共勉。
1、题目导入法:通过审题、释题导入——或领悟题意和文意,或解释题目中关键性字词——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可由此对课文内容进行想象、猜测、演绎、生发。如《将相和》可以抓住“和”字演绎:将相为什么不和?又怎样和好了?一下子就抓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又能激发学习主体的读书学习欲望。《草船借箭》也可以抓住“借”字演绎故事的内容。适合此法的课文还有《延安,我把你追寻》中的“追寻”《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送”,《爬山虎的脚》的“脚”,《猴王出世》的“出世”,《西湖的绿》的“绿”,《镜泊湖奇观》的“奇”,《可爱的草塘》的草塘等。
2、背景导入法:对于写作年代久远或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的课文,用背景介绍导入新课效果较好。对于那些课外资料难以找到可以老师自己介绍导入,课外资料易找或较多的,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查找搜集,从而丰富学生对课文相关内容的感性认识和背景了解,有助于学习或降低理解的难度。如《长征》一课,课前可以发动学生查找阅读有关的背景、故事、时间等,也可以放有关的影片资料等,这样读诗的时候眼前就会浮现出许多动人的画面,想到许多长征的英雄,理解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大无畏精神,体会长征胜利的欢悦之情,朗读时感情把握会更到位。这样的导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课文情景,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3、悬念设置法:故意设计与主人公命运相关的悬念,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的心情,从而促使学生急不可待地去读书,去了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后设计简单的悬念: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长长的金黄头发,大大的眼睛,有一副善良的心,从小没有了妈妈。天天靠卖火柴维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这天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天已经黑了,她还在街上走着,走着……
4、比较导入法:有的课文与已经学过的课文内容或写法上很相似,或课文之间有某种相似,通过类比,由此及彼进行迁移,激发兴趣。如:《桂林山水》总分总的写法和《林海》总分总的写法之间的迁移。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