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实作文和日记必须记录真实内容,反对虚构。
记实作文如允许虚构,其结果必然使他们不去观察、思考,只会闭门造车,凭空捏造。
儿童语言最能生动地表现儿童的生活世界。如果使用得好,能增强作文语言的趣味性、真实性和感染力。儿童语言来源于儿童真实的生活。除了课堂上必要的语言训练之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积累、提炼语言。经过引导训练,可爱的孩子们定会以优美真实的语言回报教师的一番苦心。
3. 多读精背
让学生广泛阅读一些适合于他们的课外读物,有计划地增加背诵内容。这也是积累语言的有效形式。多读,我们的学生个个乐意,而且速度也很快。一本书到手,三五天便完,然后追着你要:“老师,再借给我们一本吧!”实践证明,大量的阅读的确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语言,精背即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典范文章,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摘抄一些课外的,让他们记忆。这样,既积累了语言,又使他们从小受到典范文章的熏陶,为他们准确、熟练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合实例具体指导
许多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是空洞无物。如何让他们的习作内容丰富我通常结合实例教给学生准确易学的写作方法。有一次我让学生写记事的文章,一位同学写了捉蛐蛐,这件事很有童趣,写好了会很吸引人,但这个同学只写了70多个字,简单无内容:“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哥哥去我家附近的草地里捉蛐蛐,我第一次没捂着,第二次我猛的一捂,捂着了,我高兴极了,回家后,我把它装在瓶子里,我看它很可怜,我就把它放了。”为了指导这个学生,我和他进行了一次亲切的交谈:
师:我看了你写的《捉蛐蛐》,我想,捉蛐蛐一定很有意思,第一次你是怎样捉的
生:我看到了蛐蛐,就连忙跑过去用手抓,结果没抓着。
师:这时你怎样想
生:我想,原来蛐蛐也挺机灵,我这次没抓住,可能是我的动作太大,被蛐蛐发现了,我一定要捉一只,观察一下。
师:第二次你是怎么捉到的
生:我先瞅准蛐蛐的洞口,再轻轻走过去,快要走近时,猛地一捂, 就捂住了。
师:真好,你是怎么想到这种做法的
生:是我表哥告诉我的,我捉了一只,表哥一会儿捉了十几只,我表哥家住农村,捉蛐蛐可老练了……
最后我告诉他:“你讲得真生动,你让我懂得了怎样捉蛐蛐,如果你能把今天谈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肯定是一篇好文章。”这次作文,他写得比较成功,把捉蛐蛐这样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曾用这种方法指导过许多差生进行作文。每一次,我都像朋友似的和他们交谈,也向他们提了许多问题,每次,我都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他们写身边的事、眼前的景和人,结果都比较成功。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