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复习中,比较法是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应用比较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相互联系的认识,有助于地理知识的系统化,形成“知识-能力-实践”的网络,而且可以较好地将各种地理事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全面地把握他们的共性和个性,加深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地域特征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地理复习的效率。
由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比较法的类型是复杂多样的。根据比较对象的性质和进行比较的方式,大致上在地理复习中应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类型对比法
类比法是指在复习时,将学生学过的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获得这些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共性和特性的方法。如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比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比较等。类比法根据对比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同类同型比较法和同类异型比较法两种。
(1)同类同型比较法。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对比各点相同或相似,具有共同特征。如复习各大洲的地形特征时,北美洲地形与南美洲地形的比较具有的共同点:地势上都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地形上都是西部为高大的山系(地),东部为高原和山地;中间为平原;又如:亚洲气候和北美洲气候都具有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共同特征。这种比较法得出的是同类地理事物具有的共同地理特征。类似的还有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比较,亚马孙河和刚果河的比较等。
(2)同类异型比较法。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对比各点的不同,具有相异的特征。如复习气候类型时,比较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在地区分布、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上的不同;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异同;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异同等。通过比较得出地理事物相异的地理特征。类似的如背斜和向斜、地垒和地堑等等。
2.直观借比法
有许多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抽象,这些地理知识又往往成为复习的难点。在复习时就要采用借比法。即借助学生熟知的一般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如复习地球的内部结构构成,可借助鸡蛋进行比较,加深理解和直观性;复习季风成因时,可借助一碗沙子和一碗水来理解说明陆地和海洋受热和散热不同的道理,并引申到地球上冬夏海陆等温线分布规律,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3.演变比较法
演变比较法是指单一地理事物从时间上或从发展过程中作“今”与“昔”的自身比较的方法,是从其发展变化的历史上进行纵向的自我比较,因此又叫时间比较法或历史比较法。其目的在于了解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明了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如复习人口迁移时,可以通过比较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特点和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人口迁移的特点,找出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类似的,如复习城市化进程、我国工农业的成就和前景等,都可以利用演变比较法。
4.联系比较法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并获得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掌握其变化规律的方法就是联系比较法。如复习南极洲时可以与青藏地区作比较,复习欧洲时将英国和法国进行比较。将地球自转和地理公转列表比较复习等等(见下表)。
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比较表
地球运动 | 方向 | 周期 | 速度 | 地理意义 |
地球自转 | 自西向东 |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 角速度15°/小时 | ①昼夜交替;②地方时的产生;③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④地球形状的变化。 |
地球公转 | 自西向东 |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 角速度59′/天 |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5.并列比较法
把分别独立的几个比较对象并列起来进行比较的方法叫并列比较法。其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共性和个性,从而使学生明了个体和整体的地理特征。这种比较法在复习时是比较常用的。如将外力作用的几个过程并列起来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相互作用、制约关系。同时也了解它们各自的主要动力来源及其作用过程。再如复习时将世界上主要的大河: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和密西西比河并列起来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流向、注入海洋等水文特征上进行比较可以避免混淆。
6.凸聚比较法
把一个比较对象与几个比较对象同时进行比较的方法。其目的在于突出中心比较对象的特征,又叫中心问题比较法。如为了突出非洲在气候上被称为“热带大陆”,可以将非洲与欧洲、北美洲、亚洲等各大洲的气候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突出非洲“热带大陆”和“干燥大陆”的气候特征。
7.综合比较法
综合比较法是把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的地理综合体的各个要素,全面进行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通过比较使学生获得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的各个地理要素、各个生产部门及整体的完整的概念。这是一种对比要素较多、比较复杂的比较方法。如复习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时就可以用综合比较法来复习秦岭-淮河这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下表: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