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高中教材先是围绕对涉及工业的基础知识(包括工业生产特征,类型划分,区位因素选择与发展变化,工业集聚与分散等)的阐述,尔后运用案例教学,突出训练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教材这样改革很好体现了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原则,同时也为备战高考指明方向,即深入剖析基础知识;关注时事和社会动态,着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一、深入剖析基础知识
1.工业区位分析
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应把握综合性原则与主导性原则。这样才能做到既侧重于社会经济效益,又兼顾环境生态效益。工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地形与气候);经济因素(资源、能源、市场、交通运输、通信、农业基础);环境因素(减少三废污染);科技因素(新技术、设备改造等);社会因素(政策、国防安全、劳动力数量与素质、工业惯性、投资环境、文化传播、消费习惯、个人偏好等)。一类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思路是先确定其主导因素以定其类型,再看该工业的污染状况对地区的环境成本高低,其次看有没有其它方面的因素(比如政策、个人偏好等),最后进行综合考虑。如原料指向型(水产加工、制糖、采矿、乳制品等);动力指向型(有色冶金、化学、炼钢等);市场指向型(印刷、食品、瓶装饮料等);劳动力指向型(普通服装、玩具、家电组装、制鞋等);技术指向型(微电子、精密仪器、航天、核工业等)。
2. 运用动态的、发展的视角分析区位因素和相关问题
工业区位选择会随工业的发展出现时间和空间上两大尺度的变化。例如钢铁工业区位选择,伴随钢铁工业的发展,由于其主导因素的变化导致工业区位发生相应的变化。钢铁工业最初靠近煤炭能源产地(如德国的鲁尔区);随后伴随技术进步,炼钢耗能下降,主导因素由能源为主导转变为原料为主导,工业区位倾向于铁矿石产地(如我国的鞍山、攀枝花等);二战后,伴随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力的加强,钢铁工业倾向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如日本福山、中国的宝山、意大利的塔兰托)。工业布局由传统的煤铁复合型向临海型转变,从而实现区位空间上的迁移。
再如工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迁移,对此问题探究应理解两点,其一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把握影响的主要区位因素,其二是注意地区的经济差异。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主要是由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占领当地市场和地价便宜的特点,以及实现生产的本土化要求决定的。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主要考虑利用发达国家技术和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还有某一工业区位的迁移,是由影响该工业的主导因素自身的变化所决定的。比如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主导因素是廉价劳动力,但劳动力的价格会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样会导致生产成本升高,利润减少。故它在时间尺度上会发生迁移,先后经历美国、五十年代的日本、新加坡、台湾、韩国、香港,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沿海开放区、泰国等地区。而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密集型工业。
3.工业的集聚与分散
工业集聚有利于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传统工业中的钢铁工业由于自身特点(技术难度不大,但设备庞大,管线长,生产环节复杂)而联系紧密,易形成工业城市。当然新兴工业中高新技术也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技术与信息交流,既竞争又合作,故也可走向集聚。如美国硅谷;工业分散有两种情况:一是老工业区处饱和状态,为避免过度集聚而产生相应弊端(如争水、争地、争劳力、争基础设施及环境污染加重等)而分散,如美国工业向南部和西部迁移;二是有工业联系的工业(如汽车、飞机等)企业通过分散组合建厂,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减少市场交易费用,这种分散结果就形成跨国公司。
二、关注时事与社会动态、着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结合中国与世界区域地理知识,重点围绕各区域工业部门、工业基地的建设来了解区域经济特征、发展模式与方向。首先,工业基地形成与兴衰深受资源、能源、交通运输的影响。比如矿业城市(如我国大庆、焦作等)随资源枯竭而进行的产业转型和综合开发,由此而引发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2004年高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考查,一是总结20世纪70年代辽宁省钢铁与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回答时首先从知识库中提取所有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然后结合题干材料与图形筛选为丰富的原料与燃料)。二是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首先应列出所有影响因素,然后再逐一排查。思考区位因素的变化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新近出现的变化。(答案为东北出现煤炭资源枯竭,水资源严重不足;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改革开放带来新机遇,沿海沿边成为工业区位变化的新趋势)。
其次,老工业基地是在历史背景、工业基础体系、国家政策的影响下而逐步完善并建立起来的(如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美国东北部等)。但新兴工业区的形成如美国西部工业城市、俄罗斯亚洲部分、我国西部开发等,则更多考虑的是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效益显著。
对比分析各工业部门与工业基地发展的异同点,加深对区域特征的把握与理解,如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除拥有共同交通运输、农业基础优势外,沪宁杭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但资源、能源短缺);京津唐则以资源和能源优势树立国都工业与经济的国内国际形象,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但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珠江三角洲以亲缘、地缘优势吸引海外投资而成为全国轻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丰富资源与良好历史基础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