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二高中 孙早立
我省从1990年秋季率先开始使用人教社编的高中物理新教材,现已完成全套新教材的教学任务。通过一个循环的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到一些使用新教材的经验。下面谈谈我们的体会。
使用新教材,要有新认识。认识使用新教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用好新教材的前提条件。
1.知识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对力学和电学的较难内容,采取了螺旋式上升的方法,分布到必修和选修教材中,这完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2.教材分必修和选修,克服了历年来高中物理成绩的严重分化现象和学生过早分流现象,同时也使过去教学的“马鞍型”低谷基本消失。
1.过去我们非重点学校的及格率总是在30%左右徘徊,使用必修教材后,学期末的及格率一下子上升到60%一80%,尤其是92年秋季进行的首次省级毕业会考时,及格率已达96%,这是我们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2.以前我们一直担心:原教材中较难的力学和电学内容都集中到高三选修教材中去,这样学生是否能承受得了?而且,还要在高三上24周新课,复习时间这么短,会不会影响高考升学率?
通过高三选修课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不但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学习成绩也比过去提高了。因为升入高三选修物理的学生,物理基础都是比较好的,过去认为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并不怎么困难。从高三选修课的课时来看,新教材实际是按90—100课时设计的,所以我们上学期就轻松地完成了高三选修教材的教学任务,下学期用来总复习,时间是很充裕的。
使用新教材的基础是理解新教材,只有全面理解新教材,才能更好地运用新教材。
(一)理解新教材的编写体系。改革后的高中物理必修和选修教材,与过去教材相比,整体内容基本没有变,但是把力学和电学采用两个循环,形成一个体系(必修、选修)两部课本。为使两部课本更好地衔接,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了一套《高中选修实验课本》,在必修课夫内容基础上,选择其中部分知识进行拓宽、加深,供高中一、二年级物理基础好的学生选修使用。
(二)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必修教材是面对全体学生的,知识比较完整,使学生受到较全面的物理基础教育。高三选修教材用于已完成必修课学习任务,会考合格,准备将来考理工科的学生。因而这套新教材既有独立性,又有统一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少数尖子生。
使用新教材的关键是研究新教材,只有认真研究新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新教材,这是用好新教材的核心。研究新教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验法。比如通过按压玻璃瓶的实验引入弹力的概念。
2.实例法。比如通过奔走的小孩被大人碰倒的实例引入动量的概念。
3.类比法。比如通过与重力势能类比引入电势能的概念。
4.复习法。比如通过复习电场力做功的知识引入电势差的概念。
5.抽象法。比如通过常见的各种各样的振动现象抽象出机械振动的概念。
在物理教学中不应照搬教材对物理概念的引入方式,而要有所发挥,更恰当、准确、自然地引入物理概念。但教材对教学确有重要指导作用,要认真钻研。
(二)研究物理规律的探索方法。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比如,研究弹簧振子和单摆采用的理想化模型法。研究匀速运动、简谐振动采用的从简单入手法。研究牛顿第一定律采用的理想化实验法。研究牛顿第二定律采用的确定多元量关系的方法等。
(三)研究课本中习题的特点。新教材的习题和练习题的配备有较大改进,题目类型更加广泛和新颖,通过初步分析,大体上可分成十种,所占比例如表所示。
题型 | 选择 | 填空 | 问答 | 实验 | 估算 | 证明 | 计算 | 作图 | 黑箱 | 选作 | 计 |
第一册 | 21 | 3 | 48 | 3 | 12 | 6 | 94 | 7 |
| 15 | 209 |
第二册 | 21 | 9 | 59 | 6 | 8 | 5 | 101 | 6 | 5 | 11 | 228 |
第三册 | 18 | 5 | 71 | 2 | 3 | 11 | 125 | 1 |
| 1 | 237 |
计 | 57 | 17 | 178 | 11 | 23 | 22 | 320 | 14 | 5 | 27 | 674 |
占总题量百分比 | 8.4% | 2.5% | 25.4% | 1.6% | 3.4% | 3.3% | 47.5% | 2% | 0.7% | 4% |
|
由表可知,新教材中计算题和问答题所占比例仍较大,没有完全脱离旧框子。建议能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计算题控制在30%,问答题控制在15%,把选择题增到15%,填空题增到10%,实验题增到5%,并适当增加上当题或易错易混题。
2.计算题侧重一题多问,或带有讨论性。
3.章末习题改为章末自测题的形式,用来让学生检测、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自我调控。
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深入探讨新教材,全面发挥新教材的内在潜能。
(一)发挥“阅读教材”的作用。高中物理新教材编入了29篇“阅读材料”,其中必修本有21篇,选修本有8篇。对于这些“阅读材料”许多教师往往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这些“阅读材料”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自学能力,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阅读材料”大体可分为深化知识类、开扩眼界类、物理学史类和联系实际类等。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如课内阅读、课后自读、演讲报告等。
(二)发挥“小实验”的作用。做好课本上规定的实验是最起码的要求,可是这些实验毕竟太少了。在物理必修和选修教材中提供了25个“小实验”,有观察某个物理现象的定性实验,也有验证或探索某个物理规律的定量实验,还有培养动脑、动手能力的小制作等。这些“小实验”具有取材方便、方法简单、趣味性强、效果明显的特点,“小实验”不仅能使学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能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小实验”的教学可采取引导、激发、组织、验收、比赛、展览等程序进行。
除以上两方面之外,教材的目录、附录等在复习中都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我们应认真研究、探讨,充分开发和利用。
总之,高中物理教材这样改革,建国以来尚属首次。尽管通过一个循环的使用,新教材已获得成功,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习题的配备上还有不完善之处,也是难免的,我们要本着改革的精神,通过教学实践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新教材更好地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
选自:《课程·教材·教法》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