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技法,培养能力
————说明文阅读专题研究
语文组 陈赞
说明文是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科学的知识和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根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不同,一般分为事物说明和事理说明文两种类型。事物说明文以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为主,例如《中国石拱桥》,它以赵州桥和芦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物征,这类说明文还有《苏州园林》等。事理说明文以阐述事理为主,如《死海不死》,文章科学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咸度很高”。这类说明文还有《万紫千红的花》《向沙漠进军》等。
阅读说明文,要想事半功倍,就必须掌握它的阅读技法。
(一)理清说明顺序
一要了解并记住说明文常使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含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
二要看说明的内容。作者确定说明顺序,一般受三个要素制约:被说明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和特点,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说明的目的,读者对象。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空间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说明,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的时间顺序说明,以说明某一事理为主的说明文,常按逻辑顺序说明。
三要能概括文章各段说明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些内容的联系,从中找到全文的说明顺序。
四要在段落中尽量找到表示说明顺序的显著的语言标志。
(二)掌握结构特点
说明文的总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即引出说明对象部分(引说部分),详细说明对象部分(主体部分),总结说明对象部分(收尾部分)。其结构顺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横式结构,二是纵式结构,三是纵横结合式。
说明文主体部分的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形式一般有:并列式,即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承接式即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递进式。即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如《向沙漠进军》总分式有的先总后分,如苏州园林有的先分后总如《什么是生态系统》有的先总再分再总如《看云识天气》。
(三)分析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一些:
第一,定义说明与诠释说明。定义说明是运用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揭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本质属性的说明方法,而诠释说明,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说明方法。
第二,举例说明与引用说明。举例说明是在同类事物现象中,举出有代表性的具体实例来说明这类事物或现象的方法,而引用说明,则是引出有关的科学道理,文献资料,故事传说,诗文名句,俗语谚语等,作为依据进行说明的方法。
第三,分类说明与图表说明。分类说明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要说明的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类说明的方法,而图表说明,则是借用画图表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第四,比较说明与比喻说明。比较说明是在同别的事物的比较中,显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而比喻说明,则是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的说明方法。
第五,数字说明与描写说明。数字说明是通过列举数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描写说明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四)把握说明对象特征
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等,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因此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阅读说明文的关关键。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而事物的特征又有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之分:一般特征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标志,而本质特征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依据。怎样才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呢?
首先,要抓住说明的要点,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要点因说明对象的不同而有别,如人物简介,其要点,一般包括年龄,籍贯,学历,经历性格品质特长等,书籍简介其要点一般包括作者写作时间,历史背景,内容提要,社会价值等,生物说明,其要点一般包括产地、类属形态,习性,生活环境,饲养和培育,益害等,制品说明其要点一般包括名称,类别原料形状,构造制作方法,生产程序,规格型号,功能用途,注意事项等,建筑物的说明,其要点一般包括位置,修建时间,规模,结构,用途等。上述各项的要点,在文章中不一定面面俱到,我们阅读时可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说明要点中突出的特征。
其次,应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五)分析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主要是准确和简明。准确是第一位的,因此,分析说明文的语言,首先要抓住这一点。准确就是不夸大,不缩小,不走样,,正确解释和运用概念,修饰语恰如其分,句子表意准确严密。其次要抓住简明这一点。简明就简洁明白,把事物、事理说清楚,做到深入浅出、朴素平实,同时力求简练,做到要言不烦。
除了准确、简明外,科学小品的语言还具生动活泼的特点,分析这类说明文的语言,不可忽视这一点。
总之,会阅读说明文就必须熟悉以上技巧、方法。但技法还只给我们提供的是理念上的知识,要想具备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真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必须多练习阅读范文,在阅读中运用技法,形成习惯,变成能力。
阳店二中语文组 陈赞
2002.3.20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