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电教设备.在教学中用投影仪辅助一些实验,能产生非常满意的效果.举例如下:
例一:用投影仪演示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器材:投影仪一台、火柴几枚、香烟(或蚊香)一段
方法:
(l)将投影仪上面的反射镜卸掉,接通电源.
(2)用香烟在成像透镜上方造出烟雾,会看到透镜上方的光柱先聚拢然后发散.
(3)将火柴头放在光线聚拢的地方,只需几秒钟火柴就发烟并燃烧起来.
特点:
(2)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可做(太阳光聚焦阴天不好做,室内不好做)
例二 用投影仪辅助砂摆实验
器材:投影仪一台、砂摆一个、铁架台一个。长方玻璃片一块(宽应大于投影仪载面的宽,以防砂子掉进投影仪内)
方法:
(l)把长方玻璃片放到投影仪的载物面上,用铁架台将砂摆悬挂于投影仪上(靠近玻璃).
(2)接通电源,调节焦距,使玻璃片上砂子的像能清晰成于银幕上.
(3)使砂摆振动起来,匀速拉动玻璃片,银幕上就能看到砂子形成的振动图象.
特点:
(1)通过投影,学生在座位上就能轻松地看到水平玻璃片上砂子形成的曲线形状,便于组织教学.
(2)不但能看到最终形成的振动曲线,而且能看到曲线形成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归纳“振动图象上的点表示的是不同时刻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这一重要结论.
例三 用投影仪辅助楞次定律实验
器材 投影仪一台、投影灵敏电流计一只、J2419方形线圈一只(若无现成的线圈,也可用漆包线绕制,80匝左右即可)、条形磁铁一个、铁架台一个、木质试管夹一个.
方法:
(1)将方形线圈与电流计连成回路,置于投影仪上,用木质试管夹夹住线圈(注意,若用铁质试管夹,则磁铁插入线圈时容易受到夹子的吸引,影响操作),再用铁架台固定试管夹,使线圈平面与投影仪载物面平行并高出3cm左右,便于磁铁穿插.
(2)调节好线圈与电流计的相对位置,使银幕上能同时看到线圈与电流计的投影,且电流计的正、负接线柱与线圈之间的连线清晰.
(3)查明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流入方向之间的关系,能从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知道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同时也为下一节学生实验《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打好基础.
(4)将磁铁的N(或S)极插入(或离开)线圈,让学生根据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及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线圈中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从中总结出“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一重要规律.
特点:
(2)集电流计的偏转、线圈的绕向、线圈与电流计的连接实验过程于一体,大大提高实验的速度与信度,是传统的实验方法所不能相比的.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