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理综”高考模式已基本上在全推行开来,它是素质教育走向深入的必然结果,它更加明确了培养中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方向,这不仅对中学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而且它更加拓宽了素质教育的新空间.但是,笔者看到一些基层学校的举措或做法,明显地偏离了高考改革的初衷,形成了新的教学误区.
误区之一:片面地强调理化生等学科间的综合与渗透.忽视单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
1.高一高二各门功课还处在学习新知识,落实基础知识阶段,就过早地大量引入跨学科知识综合题;展开教学,此现象已蔓延开来.
2.在课堂上,有时为了搞学科知识间的整合与渗透,进行牵强附会的乱联系,结果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由于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还没有到位,有的甚至还没有接触,这就是不切实际的乱综合.
3.“综合症”现象明显.所谓“综合症”就是在教学的各环节中以“综合”为中心,唯综合论.教学、作业、测验中到处出现综合题型,且难度越来越大.
4.教学中的误导,造成学生“恐综症”.有的老师把多学科间综合问题讲得难乎其难,能力的要求说得高深莫测,置学生于云里雾里,久而久之,形成“恐综症”.
这种教学误区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不仅淡化了单学科知识的教学,而且削弱了基础知识.就物理学科而言,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很难形成,综合能力更不用说了.物理学中有那么多的概念、规律,如果教学不到位或者不讲清它的来龙去脉,就没有各个概念、规律之间的融会贯通,知识不可能形成体系,更不可能系统化、网络化,学生也不可能达到熟练化的程度,很难想象,学生会有高水平的物理学科的思维能力.
其实,从近两年高考试题看,它很好地贯彻了综合科考试说明,完全符合该说明中的测试目标、范围及内容.在2001年湖北理科综合试卷和2002年全国理科综合试卷中,学科间的综合题较少,也没有想象中的压轴难题,难度系数较大的压轴题仍然是单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问题,从这一点看,高考较准确地把握了方向,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因此,我们老师平时教学中仍然要以本学科教学为重点,以单学科综合为难点进行突破,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把好自己的“关”,再去串其他的“门”.
误区之二:片面地认为能力靠训练形成,搞新一轮的题海战术
在综合理科的考试说明中,关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这样阐述的:“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概括起来为两种,即单学科知识的运用和综合分析能力,各学科相关知识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怎么形成呢?于是,在中学里有各种应试手段和对策,一些地区就形成了“能力靠训练,训练战题海”的教学误区.
1.学科内的题海战.为了培养本学科的知识运用与综合能力,在学科内,不仅要求做大量的基础训练题目,而且还要训练与社会、生产实际相联系的所谓“信息题”或近年来的高考类似题.
2.学科间综合问题的题海战.现在到处是多学科知识相互穿插、相互融合的专题集,甚至发展到题库了,学生整天“浸泡”在题海里“邀游”.
3.过分相信名校经验、专家指点迷津,花了不少钱得到的相关资料,还是各种类型的试题,带回来又得让学生训练,老师拼命灌输讲解,其最终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奇迹出现.
资料满天飞,《状元之路》、《经典题库》、单元测试、“综合专题研究”等大行其道,“减负”已名存实亡,学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课业负担之中,老师的教学以解题为主,模式单调;许多地方根本不理会新课时计划和课题研究,置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于不顾,仍沉醉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中挣扎,严重地阻滞了教育的发展.
今年高考阅卷后,碰到一些老师感叹:早知是这样的考,真不该让学生做那么多的习题和试卷,最后阶段更不用搞那么长时间的跨学科综合题型训练.这番话,代表了一部分老师的心声,但愿有更多的老师想通了.
能力的培养,必须扎根于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各环节之中,它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比如:物理课中讲授动能定理一节时,首先研究物体受到一个力情况,再讨论二个力作用情况,然后总结、归纳、推广到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一般情况,得出该定理,在这里实际上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规律教学如此,其它课型也同样要把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随着知识的增长和思维的成熟,我们相信学生的各种能力会不断提高,并非一定要片面地搞题海战术.
总之,我们老师要透彻地领会“3+(文)理综合”高考改革的思想,教学中要认真地落实好改革的精神,努力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迈上一个新台阶.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