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全国共有18个省(区、市)进行“3+X”科目设置改革,分别是广东、河南、上海等省(市)的“3+大综合+1”科目组,安徽、浙江、江苏、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陕西、湖北、湖南、四川、海南、福建等省(区)的“3+文科(理科)综合”科目组,山西、天津等省(市)的新教材的“3+文科(理科)综合”科目组。高考仍将有“3+2”、“3+文科(理科)综合”等五种科目组。除上海为单独命题外,其他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想在大规模考试中满足各方面的要求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众口难调。2001年,在高考内容改革中我们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考能力与考知识的矛盾
随着高考命题方向由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高考到底考的是什么能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老师教给学生的是知识,但学生运用其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各不相同,而高考就是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去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并能举一反三;即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并且要能理论联系实际。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高考所考查的知识与能力应该是这样的关系:
(1)高考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能力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是基本知识的能力;
(2)因为高中所学的知识点非常多,高考不可能完全覆盖,所以高考所考的知识是对高中所学知识要点的抽样;
(3)高考所考的能力是一般高中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我们不应脱离高中教学实际去随意考能力;
(4)由于条件所限,目前高考主要是通过笔试,因而高考所考的能力是在笔试环境下所能体现的能力。
2001年全国高校将继续扩招至250万,而考生人数基本保持不变,今年的录取率将高于去年。
但是,高考毕竟是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在不能人人都上大学的情况下,竞争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大学还分为重点、一般本科、专科等,每个学校又有众多的系科和专业。所以在大多数学生德、体都基本合格的前提下,各高校都希望通过高考成绩把学生区分开来,以便选择自己需要的学生。因而要求高考试题必须要满足高校的要求,有一定的区分度。
降低难度与高校选拔的矛盾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仅10%强的同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要选拔出这10%,就要求高考试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区分度。而基本教育部门普遍希望降低试卷难度,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特别是以高考成绩来评价中学教学的不正确作法仍有市场,导致高校选拔与降低难度这一对矛盾更加突出。如何在降低难度和保持适当区分度这一对矛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学科分类由来已久,各学科都有自己比较科学、完善的学科体系。万事万物是相关联的、复杂的,并不依人类划分的学科体系而分类,如空气污染问题就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甚至政治等许多学科知识,单从任一学科分析都是不完全的。因而,我们在高考中要求学生具有综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受年龄和所学知识的限制,高中生分析相关联的复杂事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我们在综合考试中强调主要是本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
选择题与主观题的矛盾
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认识,即选择题不等同于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是按系统的、科学的程序组织的具有统一标准的、要对误差进行严格控制的考试。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是试题的表现形式。试卷采用何种题型由所考查的能力决定。选择题由于有惟一答案,因而利于评分;主观题由于答案不惟一,因而有利于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但在评分中又容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评分误差难以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评卷为主观题评分误差的控制提供了条件和帮助。目前我们将试卷中选择题的比例基本控制在50%以内,当然由于各科的不同,比例会有不同,像外语就多一些,而像物理等需要学生深入分析、思考的学科就少一些。
《中国教育报》2001年6月6日第6版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