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简称为 NSEFC),是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编写的。普通高中教育应该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本套教科书(NSEFC)正是为了顺应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相衔接,并以实现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为目的而编写,力求“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编者在阐述教材的特点时也指出:“本教科书主要面向大多数地区的普通高级中学。考虑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差异和不平衡性,教科书在保证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语言材料适当有所扩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在 2003 年秋推出了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这套教科书将和实验中的NSEFC体现出编者的具有弹性,层次分明,注重发掘学生学习潜力和可接受性的教材编写意图。关于 NSEFC 的指导思想和教材特点以及教材概述等,编者已有了较详尽的阐述,此不赘言。作为实验教学的具体实践者,笔者将谈谈自己对教材的一些认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在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以及对教材的一些建议。 一、对 NSEFC 的宏观认识 1. 教材倡导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呈现课程内容来看,都力求使学生改变被动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教材 Contents 列出了每个单元的 Topics,Functional items,Structures,Reading,Writing,还具体列出条目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用书(Student's Book)中的 Warming Up,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Learning Tip 和练习册(Workbook) 中的 Listening task,Speaking task,Project 等习题、任务和项目的设计学使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独立、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由此,教材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learner-centered instruction)的教育理念,也是对长期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凯洛夫教育理论的一种挑战。 2. 教材体现了英语学习中的多种互动。Student's Book 中的 Using Language,Writing 和 Workbook 中的 Writing task 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的要求,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 Talking,Comprehending 和 Checking yourself 体现的是学生与教材中语言材料的互动。教材中很多活动的设计,还体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些练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在教师教学用书(Teacher's Book)中,部分单元还提供了相关网站地址,引导有条件上网的教师和学生利用因特网进一步拓展学习渠道和领域。这样,也促进了课内知识与课外学习资源的互动。 3. 教材注重加强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及融合。本套教材选题丰富,包括了天文(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地理(Canada—“The True North”)、体育 (The Olympic Games)、科技(Computers)、农业(Working the land)、文化(Cultural relics)、社会(Women of achievement)、音乐(Music)、文学(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和娱乐(Theme parks)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和整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4. 教材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体现了时代性。学生普遍反映 NSEFC 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形式新颖活泼,图文精美,文字生动,十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选的语言材料真实、地道、自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如:Friendship,Travel journal 等单元。教材内容还增加了与科技成就、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体现了时代感。如:Computers,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 等单元。 笔者进行新课标英语的教学实验的对象是高一两个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都有收获。下面是对教学实践中具体操作的几点归纳。 1. 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考虑教学。NSEFC打破了旧版 SEFC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一个单元四课时的格局,在Student's Book 中设置了 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Summing Up,Learning Tip 八项。Workbook 中包括 Listening,Talking,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Using structures,Listening task,Reading task,Speaking task,Writing task,Project,Checking yourself 十项。在单元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该做到既重视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教学,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既注重各个部分教学方法的不同,又注重每个部分的有机结合,自然过渡。在教学中注意互相融合,前后呼应。体现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减少随意性。 2. 设计适当的课堂活动,关注学生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习得语言知识。教材教师用书已经为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不少课堂活动。很多活动的设计是开放性的。开放型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体现了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这些活动,根据学生和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使用,同时,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具体情况设计一些新的、更有效的活动。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使之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如在 Music 这一单元 Workbook 的 Project 中,教材设计的活动是让学生查找一位著名的歌星或音乐家的个人情况,并找出其独特之处。这个活动作为个体的活动,不少学生可能非常轻松地就完成了。因此,教师可以在这个活动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一些要求。在本单元的 Warming Up 中分别介绍了几种不同的音乐类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去获取新的信息。因此,结合Warming Up的练习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同一种类型音乐的学生分成小组,分头查找资料,介绍本组所选音乐的风格、流派、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虽然活动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能在主动参与的发现学习和在小组调查(group investigation)分工合作的学习中,“通过学习的共同体,人人参与,真诚沟通,彼此信赖,发展合作精神,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最后,让各小组总结他们的工作,还可把调查结果做成精美的幻灯片的形式,向全班展示和汇报他们调查结果。在这样的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在综合语言应用上得到了训练。 3. 教学中,重点内容务求实效并在各个项目中渗透重点语言项目。学生用书和练习册共有十八项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势必要突出重点,有主有次,分层次处理教学内容。以模块一第五单元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为例。单元的话题是“关于伟人的品格”和“一些名人的生活”。功能项目是“发表见解和作评论”,结构是继续学习以“where、when” 引导的定语从句。所以,在教学中,可突出阅读和以“where、when”引导的定语从句的语法学习,在学生理解和接受了一定的信息,并掌握语法知识后,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单元中的 Reading,Comprehending 和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是重点内容。但是,重点内容的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学,而是在其它部分的烘托和辅助下实现的。其它的部分反映重点内容,重点内容在各个项目中渗透。在教学的环节上,亦应有详略处理。如:学生用书的写作部分就可以简略处理为让学生写出书信的提纲,练习册的 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Using structures 作为课后作业,Reading task 作为学生选读材料。 4. 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为我所用,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在 NSEFC 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使用说明中,编者明确指出:“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灵活而又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的确,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如:在模块一第四单元 Earthquakes 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配合教材中语言材料的使用,增加学生对地震知识的了解,教师可在阅读前给学生设计一个听力练习,内容是关于几次著名的大地震的情况,包括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震级、造成的伤亡人数。同时,为学生提供 1989 年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的真实录像,提供真实、鲜活的材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有兴趣,从而更有利于教学。 5.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施多媒体教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体进入课堂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手段的更新。在教学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和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收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模块二第一单元 Cultural relics 的教学中,若使用因特网上的中国 28 项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可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在课堂上,播放默片时代幽默大师卓别林的影片,就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模块四第四单元 Body language 的无穷魅力。在教学模块三第四单元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stars 时,还可播放 Discovery 的宇宙探秘系列科普片,让学生对天文的玄妙惊叹不已,增加对课文的阅读兴趣。这样,教师和学生一起从多渠道去感受教材中的知识,不仅能更好的掌握对语言的学习,对教材本身蕴涵的丰富内容更能有所体会,印象也更为深刻。 在 NSEFC 的教学实验中,也有一些困惑,现在本文提出,希望得到方家的点拨。 1. 怎样更好地进行语言知识中的词汇教学。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本书的词汇量较大,每个单元的生词是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最大障碍,怎样才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词汇知识?在教学的实践中,我曾尝试运用分层次处理词汇的方法,对一个单元的词汇作不同的要求,通过教给学生学习词汇的技巧,来掌握和运用词汇。 但就如何更好落实,或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生词,还期待有更好的方法。 2. 怎样更好地处理好练习册中的各项练习。练习册的习题是为了巩固和练习本单元的各种知识,如何更好地把练习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使之为教学服务?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