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文化教学”的观念逐步深入和人们对英语教学的认识提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列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笔者试图通过分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教材,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对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对使用该教材的教师提出一些建议。 一、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人们对学习外语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天,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交流工具”这一狭义的概念了。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学习一种外语除了要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外国文化,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得体有效地同外国人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本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的是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从90年代初起,“文化教学”的观念逐步渗透到JEFC和SEFC等教材中,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和教材编写者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4,以下简称《标准》)则明确规定了英语教育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并且根据不同的级别列出了不同的目标描述。这是以往教学大纲中所没有的。《标准》对文化意识的重视也正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外语素质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家所需要的是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在搞好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有目的的语言交际与文化交流的教学。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的是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材,作为中学生获取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的主渠道,对文化因素的体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分析编者如何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简称NSEFC)教材是如何渗透对学生文化意识素养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 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教材有关文化内容的渗透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02)指出,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这种敏感度和自觉性都是可以培养的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这种敏感度和自觉性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介绍,在课外也应最大限度地创设英语文化氛围,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更好地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建立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自 20 世纪初以来,许多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界定或分类。根据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功能特点,文化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指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传递,可能引起偏差或误差的语言和非语言文化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习语、委婉语和禁忌语 。根据克特茨和金(1999)对教材和文化关系的描述,教材中的文化可以分为母语文化、目标语文化和国际目标语文化(即非母语文化又非目标语文化,而是两者的变体,一种国际性的语言文化)。表 1 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 1-5 册中文化内容的分布。 表 1 母语文化 英语国家文化 其他国家的文化 Module 1 Unit 3, 4 Unit 1, 2,4,5 Unit 1,3 Module 2 Unit 4 Unit 5 Unit 1, 2, 3, 4, 5 Module 3 Unit 1 Unit 1, 3, 4, 5 Unit 1, 2 Module 4 Unit 1,2 Unit 1, 3 Unit 1, 4, 5 Module 5 Unit 1,4 Unit 1, 2, 3, 5 Unit 1
从表 1 我们可以看到在 NSEFC 必修阶段的五个模块 25 个单元涉及到文化因素。这些包含文化内容的单元所涉及的话题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友谊、旅游、语言、地震、伟人、文物古迹、体育、音乐、文化、动物保护、节日、戏剧、科技、农业、卫生、幽默、主题公园等,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学生祖国文化和其他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一)阅读篇章中的文化渗透
NSEFC 教材中有着丰富的阅读材料,其中也包涵了许多跨文化因素,这为教师开展跨文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实际上,英语阅读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学生面对的这套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聘请来自英、美、澳、加等国的外籍专家与中国的专家合作编写而成的。这种中西合作的模式不仅能切实地保证《标准》理念的贯彻,也使得教材不但能反映目的语国家及其他国家的文化,而且能尽量反映我国文化的民族特点,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教材中真实、地道的英语与学生所不熟悉的文化紧密相联。要充分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例如模块一第一单元 Friendship 的主阅读篇章摘自《安妮日记》,其中所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直接造成了犹太人遭受迫害的悲惨命运,而究其根源则可追溯到遥远的宗教历史。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历史背景知识,就无法深切地体会战争曾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也无法理解安妮身上所焕发出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尽管身处险境却能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对友谊充满渴望,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性充满信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教师教学用书中所提供的有关资料,对安妮的故事背景进行介绍,以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跨越阅读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增加文化积累。
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NSEFC 中模块二第四单元 Body Language 阅读篇章中所展现出的场面非常具有代表性,文中描述了在上海浦东机场发生的一幕,作为接待人员的“你”被派往机场接待来自世界各地参加会议的人们,结果“你”会发现,他们会面时的神态和身势语各异,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编者以一种最直观却又不失幽默的方式将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通过对比,发现和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差异,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这种跨文化对比是文化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其目的就是通过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使学生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另外,NSEFC 中模块二第二单元The Olympic Games 以访谈的形式对比了古今奥运会的异同,还引入了与体育相关的希腊神话故事;模块三第五单元 Canada —“The True North”则将读者带到了“真北方”的列车上,与两位中国学生一同游历加拿大的美丽风光;模块五第二单元 The United Kingdom 回顾了英联邦的历史,并且介绍了伦敦的名胜古迹。再如美国文学经典作品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被第一次情节完整地移植到教材中,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还有为南非黑人解放作出伟大贡献的Nelson Mandela以及为保护野生动物不断呼吁的 Jane Goodall 等都在该教材中有所介绍。学生可以从这些融入教材的文化内容中,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性以及价值观等文化现象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并对目的语国家或其它国家现存的典型社会问题获得初步的认识。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信息,才能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景化、语境化,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能力,同时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进行跨文化对比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建立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听说训练中的文化渗透
NSEFC 中的听说训练部分也存在着很多跨文化因素。例如模块一第二单元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学生用书中的听力部分选取了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一个男孩 Buford 的自述,他带有浓重的南方口音,而他的老师Jane却是英国人,她用地道的英国英语将 Buford 的话复述了一遍。这两段独白给学生造成了听觉上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语言文化差异。模块五第二单元 The United Kingdom 学生用书中“听”的部分介绍了英国历史上几位非常著名的君主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其中还涉及到宫廷的内部斗争,这一内容不但能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同时很自然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历史上跌宕起伏的宫廷与政治斗争。又如模块三第一单元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练习册中的 Listening task 将日本的盂兰盆节,墨西哥的亡灵节,西方国家的万圣节进行横向对比,不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也让学生领悟到即便是来自不同地域受不同文化熏陶的人们,往往也存在着相同的思想寄托与情感需求,而他们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思的方式却又都带上了各自文化的烙印。编者摆脱了以往教材中主要用英语来描述中国文化和语言习得的老框框,将各种功能交际活动的场景设计在真实的跨文化背景之中,让学生用英语参与,如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项任务、交换信息等。这些交际活动由浅入深,贯穿整套教材。如模块五第二单元 The United Kingdom 练习册的 Talking 将场景设置在伦敦,学生将以旅游者的身份进行一对一的交际活动,他们各自所持的都是不完整的伦敦地图,因此必须寻求同伴的帮助,找到自己游览的目的地,了解正确的行走路线。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听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指导学生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发展与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应根据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做出适当的反应,遵守英语交际的基本礼仪。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种相似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如,模块二第二单元 The Olympic Games 的练习册的Talking部分列举了希腊和美国有关健康身体的谚语:“To be happy you need to have a healthy body and a clever mind”;“Early to be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 然后要求学生从汉语中找出相同或相似的表达,并谈谈自己是否同意这些说法。这种文化的偶合现象,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词汇本身的产生、延伸和新陈代谢,提供了有关文化发展的信息。同时,文化发展过程中因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综合起来的文化意识会影响词汇的意义。在NSEFC模块一第二单元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开篇就点明了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所存在的词汇上的区别,而后通过对话呈现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英国人和美国人如何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同样的含义。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不仅对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常见的意同形不同的词汇做了总结,还列举了许多被收入英语词汇的中国词汇,如:kow-tow(叩头), kungu(功夫), tofu(豆腐), litchi(荔枝), chow mein(炒面)等。教师在教授此课时,若能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总结中文词汇中的外来词,不仅可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增强学习动机,更可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不是纯语言的训练或交际技能的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主要依靠英语教材、课堂和英语教师的传授。因此,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的途径是接受专业培训,学习英语文化课程,深入细致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生活细节,为改善英语教学创造条件。英语教师还应更新教学观念,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学生认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在课外教师也应最大限度地创设好英语文化氛围,如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多渠道地摄取文化养分,在阅读过程中多注意其中的文化细节,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参照教材内容,以课本剧为依托,让学生参与戏剧表演,组织学生观看外国录像、电影,让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外国人接触,进行面对面交谈,或访问网站,与外国网友交流,让学生在直接的交流中理解外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在高中阶段,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年;
2. 付丽芳,“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调查报告”,《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 年第 4 期;
3.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年;
4. 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年;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