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确值”毫无精确意义
十六世纪,欧洲莱顿地区的声道尔夫将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并且在遗嘱上写明,要后人把这个
的数值刻在他的墓碑上,这就是著名的“
墓志铭”,墓碑上刻下的。值是:3.1415926535857932384626433832795028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计算机计算的值就容易得多了.1949年算到2035位,1958年超过了一万位,1973年超过了300万位,1993年日本的科学家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已把
算到了800万位以后。
1979年10月日本人左奇英哲把的值背诵到小数点后两万位,被人们称为“世界上记忆力最强的人.”古代和现代数学家不断有人要想打破
值的纪录,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原苏联数学家格拉维夫斯基证明了
的值即使算到100位已完全没有必要了.他算出,假设有一个球体,它的半径等于地球到天狼星的距离
公里,在这个球中装满了微生物,假定球的每1立方毫米中有
个微生物,然后把所有微生物排列在一条线上,使每两个相邻微生物的间距重新等于地球到天狼星的距离,那么,拿这个幻想长度来作为圆的直径,取
的值们确到小数点后100位,可以算出这个巨圆的周长们确到
毫米以下.法国天文学家阿拉哥曾说过“无休止地追求
的精确值,没有丝毫精确意义”.
四、异彩纷呈的表达式
在计算的过程中,数学家们还发现,可以用下面一些结构独特、形式优美的式子来表示:
(韦达恒等式)
(布朗克连分式)
(华里达表达式)
(弗格森等式)
(来布尼兹无穷级数)
(欧拉等式)
五、千古难题终解开
在漫长而又艰难的探求的值的过程中,又一个千古难题获得解决。这个难题就是数学家们两千年前就从事研究的名题“与圆等积的正方形的作法”。由
,可知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怎样作已知线段r的
倍。虽然,作已知线段的
倍、
倍、......已经解决,可是,两千年来,关于怎样作已知线段的
倍,无数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所作的艰辛努力都是徒劳。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严格地证明了
是一个不同于
、
......的超越数,它不可能是一个有理系数方程的根。这就说明了在几何学上用尺规作
r不可能。可惜的是1882年以后,仍然有许多不明者,还没有停止他们不会有结果的的尝试。
参考资料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