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国际数学接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增加了向量的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向量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这在2004年高考数学试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向量在研究空间几何问题中为学生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在教学中,我们的应用还不够,特别是法向量的应用,教科书中只给了一个概念:如果非零向量 (一)直线 (2003全国(理)18题) 如图,直三棱柱 (Ⅰ)求 (Ⅱ)求点 (Ⅰ)解:以 设 ∴ ∴ 由 ∴ ∴平面 ∴ ∴ 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二)如果不在平面内一条直线与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2004年高考湖南(理)19题)如图,在底面是菱形的 (I)证明: (II)求以 (Ⅲ)在棱 (Ⅲ)解:以 ∴ 设平面 由 ∴ ∴平面 设点 由 ∴ 同样,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三)设二面角 我们再来看2004年高考湖南(理)19题: (Ⅱ)解:由题意可知, ∵ 设平面 由 ∴ ∴平面 ∴向量 由题意可知,以 ∴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我们知道当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时,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角,此时两个平面垂直,我们可用这一特征来证明两个平面垂直。 (四)设两个平面 (1996年全国(文)23题)在正三棱柱 证明:以 则 ∴ 设平面 由 ∴ ∴平面 由题意可知,平面 ∴ (五)设平面 我们再来看2003年全国(理)18题: (Ⅱ)解:设 ∴ 设平面 由 ∴平面 ∴点 我们知道直线与平面、两个平面的距离都归结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故此法同样可以解决直线与平面、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六)设向量 (1999年全国(理)21题)如图,已知正四棱柱 解:以 连结 面 ∴ 又∵截面 ∴ 则 ∴ 设向量 ∴ ∴异面直线 前面介绍了利用法向量解决空间几何的证明与计算问题,实现了几何问题的代数化,将复杂的几何证明转化为代数运算,从而避免了几何作图,减少了逻辑推理,降低了难度。但公式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地,在能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情况下,利用法向量较为有效。 ,那么
叫做平面
的法向量,实质上,法向量的灵活应用,将使得原本很繁琐的推理,变得思路清晰且规范。本文将介绍法向量在空间几何证明、计算中的应用。
的方向向量和平面
的法向量分别为
,则直线
和平面
所成的角
等于向量
所成的锐角(若所成的角为钝角,则为其补角)的余角,即
。
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侧棱
,
分别是
与
的中点,点
在平面
上的射影是
的重心
,
与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到平面
的距离。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
,则
,
,
,
,
,
,
,
,
,
,
得,
,
,
,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则
,
,由
,
得,
,令
得,
,
的一个法向量为
,
与
的夹角
的余弦值是
,
与平面
所成角为
。
,此时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我们可利用这一特征来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
四棱锥中,
,
,
,点
在
上,且
,
;
为棱,
与
为面的二面角
的大小;
上是否存在一点
,使
?证明你的结论。
为坐标原点,直线
分别为
轴、
轴,过
点垂直平面
的直线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题设条件,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为
,
,
,
,
的法向量为
,则由题意可知,
,
得
,
令
得,
,
的一个法向量为
是棱
上的点,
,则
,
得,
, ∴当
是棱
的中点时,
。
,此时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我们可利用这一特征来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
的两个半平面
和
的法向量分别为
,设二面角
的大小为
,则二面角的平面角与两法向量所成的角相等或互补,当二面角的锐角时,
;当二面角为钝角时,
。
,
,
∴
为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的法向量为
,则由题意可知,
,
得
,
令
得,
,
的一个法向量为
,
与
夹角
的余弦值是
, ∴
,
为棱,
与
为面的二面角
是锐角,
。
和
的法向量分别为
,若
,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中,
,
分别是
上的点,且
,求证:平面
平面
。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
,
,
,
,
,
,
,
的法向量为
,则由题意可知,
,
得
,
令
得,
,
的一个法向量为
,
的一个法向量为
∴平面
平面
的法向量为
,
是平面
外一点,
是平面
内一点,则点
到平面
的距离
等于
在法向量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即
。
,则
,
,
,
,
,
,
的法向量为
,则
,
,
,
得,
,令
得,
,
的一个法向量为
,而
,
到平面
的距离
。
与两异面直线
都垂直(我们也把向量
称为两异面直线
的法向量),
分别为异面直线
上的点,则两异面直线
的距离
等于
法向量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即
。
中,点
在棱
上,截面
,且面
与底面
所成的角为
,
,求异面直线
与
之间的距离。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
交
于
,连结
,则
就是
与底面
所成的角的平面角,
=
,∴
,
为
的中点,
为
的中点,∴
,
,
,
,
,
,
,
与两异面直线
都垂直,由
,
得,
,∴
,
与
之间的距离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