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新课程改革?什么是新课程理念?从我所看到的教学第一线的情况和所听到的教学第一线的声音,似乎只有三个响亮的词──自主、合作、探究,而且是言必“自主、合作、探究”,上课必用“自主、合作、探究”,似乎离开了它们,就不是新课程改革,也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了。 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教师,我觉得现在的语文课上得真是眼花缭乱,让人越来越感“兴趣”了,课上动辄小组讨论,接着大组汇总,最后全班交流,就像搞教育论坛,你一二三四,我甲乙丙丁,热热闹闹,“争雄逐鹿”,每一篇课文标题就好像是一个论坛主题。其实,在我看来,简而言之,新课程改革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进一步强调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固然正确,但是,我们也千万不要忘记,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仍是关键之关键,“自主”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合作”应该是教师带领下的合作,而“探究”则更应该是教师主导下的探究。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是弱化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为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要帮助学生揭示学习规律,和学生共同探究、总结学法等等,没有教师的主导能行吗?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主导”,而不是“主讲”。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读书感悟内化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或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或对学生碰到的疑难问题和理解上的偏差、认识上的模糊,去进行巧妙的点拨,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确的轨道或促其顿悟,该作必要讲解时也不应回避。当然,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合理想象,善于质疑。这一切有哪一项又能离得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我想,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改革语文教学,教师要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思想,但这并不是说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应该说,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一步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的要求是更高了。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哪里? 无论讲不讲“自主、合作、探究”,我想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认识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偏差,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的主导作用还是应该体现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道理人人都懂,但要实践起来似乎就不那么容易了。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加强学习,使自己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教师只有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向学生施以影响;只有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兴趣。 其次,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积极进行学法研究,加强学法指导方面。要使学生不但有兴趣学,而且还会学,善于学。只有同时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才能协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教师应增强学法指导意识,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维方法的训练,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使学生学会过渡到会学。 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自始至终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首先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用好教材,“瞻前顾后”地备好每一节课,铺垫练习教师要精心设计,以旧引新,在新旧之间架起桥梁,为学生自学奠定基础,使学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实现知识迁移。 三、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来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设置问题巧妙、新颖、悬念不断,再加上丰富的情态语言,就能把学生带进一个又一个思想境界,使他们的学习情绪高涨起来,不断地用心思考,面对各种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豁然开朗。这样,就能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较好地完成一个个教学目标,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举自己上《公输》一课的导入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一)实录 师:板书“公输”和“墨子”,然后请同学们在自读文下注释的基础上拓展思考:由公输、墨子两个人名你能想到哪两个成语?请想到了的同学自己上来写在黑板上。 生:两个学生同时上来写了,且答案完全一样,一个成语是“班门弄斧”,另一个成语是“墨守成规”。 生:(其中一名学生起来介绍)“班”即鲁班,也就是公输班(盘、般);“墨”即墨子。 师:“班门弄斧”和“墨守成规”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生:“班门弄斧”是指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墨守成规”是指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师:从这两个成语我们可以看出,公输和墨子最大的长处是什么? 生:公输班擅长木工活,他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木匠;而墨子擅长守城。 师:完全正确。下面我再请同学们默写两个成语:一“破釜沉舟”,二“陈词滥调”。 生: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得都正确。 师:请同学们注意一下黑板上的四个成语,思考一下我们如何才能辨别“斧”和“釜”、“成”和“陈”的区别,从而防止写错别字? 生:“班门弄斧”的“斧”是指斧子,而“破釜沉舟”的“釜”是古代的饮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墨守成规”的“成”是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的意思,而“陈词滥调”的“陈”是旧的的意思。我们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含义,自然就能避免写错别字了。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准确、全面、精彩,我们用掌声对他表示敬意。好,下面我们回到课文上来,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现在我们想一想,从成语中让我们知道的公输班和墨子各自的长处在课文中有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生:公输班和墨子的长处在课文里都体现出来了,公输班擅长木工活,他“为楚造云梯之械”;墨子擅长守城,他和他的弟子帮助宋国守城。 师:很好,那么课文中这两个人的长处谁又更好一些或者说是“棋高一着”呢? 生:墨子守城的本领高。文中墨子和公输班在模拟攻守时讲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可见公输班不如墨子。 师:讲得非常好。我们再进一步思考一下,你认为在这篇课文中墨子最重要的、最突出长处是守城吗? 生:我认为本文墨子最突出的长处应该是他的说话水平高,诸葛亮有舌战群儒的才能,我看墨子也丝毫不逊于他。 生:墨子确实能言善辩。 师:下面我们就重点来探讨一下墨子的“言”。 (二)反思 课堂教学的导入忌千篇一律,教文言文时,我们总是担心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古人的意旨就开门见山介绍作者情况和课文的写作背景,其实这就是给学生学习文言文进行意义理解上的“定向”,就是给学生的思想套了个框框,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多向发挥。因此我认为教每一篇文言文,其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一定要尽可能体现教师的匠心。我在备《公输》这一课时,正好在学生改正错别字的练习中用到了“墨守成规”这个成语,我马上想到“墨”不就是墨子吗?公输是鲁班,那不是有个成语叫“班门弄斧”吗?我心里一阵激动,平静下来后我结合课文内容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完成了该课的课堂教学导入设计。从上面的实录中也可以看出,这堂课的导入非常顺畅,有一种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的感觉。其它类型文体的教学教师导入的设计更应注意这一点。 巧用“班门弄斧”和“墨守成规”两个成语导入新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许多成语有它的来源或典故,这两个成语也不例外,相对来说学生对公输盘(鲁班)就更熟悉一些,那么传说中的人物和书本里的人物是不是完全一样呢,学生很自然地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深入学习文本。 上面的实录中可以看出我虽然也重视了知识性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识记住了“班门弄斧”、“破釜沉舟”和“墨守成规”、“陈词滥调”四个成语的形和义,应该说也是紧扣文本,适度拓展,但是这一切的完成都不是教师在“浇灌”,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想,让学生讲,让学生写,让学生解,我更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文言文的导入如果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文本学习的效果自然是可期圆满的。 从这一导入案例,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小小”的导入教师就如此地“煞费苦心”,其目的就是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通过教师的“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彰显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从而使学生这一“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由此可见,教师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了,那么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就真正落到实处了。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来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要有匠心,二要重激趣,三要彰显学生这一主体,尤其是彰显学生主体这一点,否则,教师的主导又要变成“主角”唱“独脚戏”了。 编辑短评:本文围绕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论实质展开讨论,纠正了当前流行的一些错误理解;作者又以自己的教学实例,演示了这一教学理念的合理化操作;文章分三大层次,逻辑关系明确显示作者思维的严密性。文章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老师应该爱读这样的文章(刘真福)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