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一:授课前的复习提问仅是为了检查、落实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越多越好。 上课铃声一落,教师走上讲台,往往是先复习提问,再讲授新课。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不妥之处,问题在于有些教师复习提问的出发点仅是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便劈头盖脸地猛批一顿,更有甚者还要"罚站"。这就影响了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其实,新授前的复习提问从作用上看,不仅仅是为了督促和检查,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以复习提问作为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感情,设置疑难,造成悬念,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如饥似渴的学习愿望,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他们思维的广泛和灵活性,以便为学习新知识作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新授前的复习提问从内容上看,也不应仅限于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学习新知识将要用到学生已学过的易忘、易混、易错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是上节课学过的,也可能是若干年前学过的。若学生对所提问的问题回答出现偏差,教师可及时做补偿性教学,以便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铺平道路,从而取得"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误区之二:讲练结合,就是教师讲解和学生做书面练习交替进行。 讲练结合,应是讲与练的有机结合,即讲练融合,是讲中有练、练中有讲,在其过程中很难分清哪是讲、哪是练,这才是讲练结合的最高境界。而不是将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机械地分成两部分或若干部分,先是教师讲,后是学生练,这是讲与练的机械堆积,不是真正的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中的"练"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做书面练习。其实,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上让学生归纳总结、举例说明、讨论辩论等口头训练也属于练的范围。 误区之三:"少讲"就是"精讲",讲得越少越好。 "少"是相对于"多"而言的,"精"是相对于"杂"或"粗"而言的。所谓精讲,就是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大纲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讲解精僻透彻,画龙点晴,抓住实质和关键,讲在点子上。反之,如果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抓不住要害,讲不在关键之处,即使讲得再"少"也不能算是"精"。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追求"少讲",完全采取"以学生学代替教师教"的做法,是对"精讲"的曲解。 误区之四:教法越多、变换越频繁越好。 教学中恰当地选取和适度地变换教法,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非教法越多、变换越频繁越好。记得有一位学者曾说过:目前教学改革,最可怕的不是保守势力的强大,而是盲从的人太多。有的教师教学上没有独立性,今天这法,明天那法,甚至在一节课中也频繁变换教法,结果搞得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因为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某些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注意力也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如果教师教法变换过于频繁,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选取恰当的教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可照抄照搬,主观盲从,随意变换。 教学媒体的广泛使用,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管是否需要、效果如何,将实物、挂图、录音、录像、投影等一齐用上,结果弄得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深刻性,耽误了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在使用教学媒体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全面规划,合理配搭;适时展示,恰到好处。切不可牵强附会,既多又杂。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般除了教师讲解之外,还要采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教学媒体,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并加强巩固,反复强化。因此,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占用教学时间相对地说比较多。对非重点、难点,通常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学,教师稍加点拨即可。所占教学时间就相对的少一点。教科书中占篇幅比较大的教学内容不一定都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所占用教学时间也就未必多。 误区之七:重结论,轻过程。 教科书就某一问题的得出的重要结论,往往成为师生注意的焦点,而得出的结论的思维过程则往往被忽视。其实,过程比结论更重要。因为人们对任何事物的叙述或论证过程都是某一思维过程的展现。学生只有学会了思维的方法,才算掌握了获取知识的真本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着力点放在认识事物的思考过程上,不可跳越这一过程,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要切记:结论的表述是末,其形成推导过程是本,舍本求末,既不能掌握知识,也不能发展智能。 一般地说,教师对一节课的开头比较重视,尚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而对课堂小结,则有些忽略。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中很多教师只是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简单地重复一遍。这样的小结根本没有新颖性、简约性、针对性和发展性,既起不到梳理知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起不到画龙点睛、深化升华地知识、发展智能的作用。其实,课堂小结不应千篇一律,采取一种模式,而要根据教师本身的特点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课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或收于情,或结于理,或启于思,或煞于景......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