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行政的本质 关于教育行政的本质的认识,历来就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基本上是以下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的一个部门”,是“关于教育的行政”,或者说是“根据法律规定,具体实施教育政策的公共权力的作用”。这种观点来源于德国的施坦(V.Stein)学说。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行政是“教育服务的手段”,是“为实施教育目的而创造和完善条件”的手段。这种思想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莫尔曼(A.B.Moehlman)的观点可作为代表。 关于教育行政本质的上述两种观点,各有其历史背景,而两者之间的不同,主要在于把重点放在教育行政的主体上,还是放在教育行政的对象上。但教育行政的概念缺少哪一部分也是不能成立的,因而现在的趋势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使教育行政的概念接近于现代化。因此,我们可以给教育行政确定如下定义:教育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目的,通过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工作进行组织、经营和领导的行政行为。 二、教育行政制度的类型 现代教育行政制度是随着现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的建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不同,教育行政制度也就有了一定差异。一般说来,任何一个国家都设有两种教育行政机关,即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两者在行政管理权的分配上不尽相同。随着教育的变革,迄今为止,世界上基本形成了三种类型的教育行政制度,或者说是教育管理体制,它们是地方分权制、中央集权制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三、教育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 各国教育行政制度的形成都有其各自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传统的渊源,而各种教育行政制度又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中央集权制的主要优点是:能充分发挥中央办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便于统一全国的教育思想;有利于统一规划全国教育事业,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改革;能集中全国力量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原则;能规定统一的教育标准,有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能增强行政效率,一声令下,全国畅通。它的缺点主要是:中央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地方没有自主权,不利于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求全国整 齐划一,容易脱离当地实际,不利于因地制宜;不鼓励自由实验,束缚教师的创造性。 从地方分权制这种类型看,它的主要优点是:能培养当地人民关心教育事业的兴趣和责任感,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办,从而能充分调动地方办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于因地制宜发展教育事业,适应本地区的需要;能结合本地情况进行实验,通过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创造,开展竞争。其主要缺点是没有全国统一领导,难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划;没有统一标准,各地区自行其是,制度纷坛复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各地区经济条件不同,贫富差别大,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行政效率不高。 各自的缺点在实践中不断暴露,因而近年来各国都在进行改革。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总趋势是:教育行政均权化。所谓均权化是指过去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在逐步加强民主化,给地方以更多的权限;而过去实行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则逐步加强中央的权限,涉及到全国利益的教育事业由中央统一管理,从而逐步走向权力的合理分配,调整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美国曾是较为彻底的地方分权制,近年来逐渐加强联邦的作用,1958年制定的《国防教育法》,1979年成立联邦教育部,就是明显例证。高度集权的法国,1968年颁布《高等教育指导法》,强调大学“自治”“多学科”和“民主参与”三原则,在普通教育方面也有了一定灵活性。日本在当前的改革中也强调今后将按“由划一到多样,由僵化到灵活,由集权到分权,由控制到尊重自由与自律”的方向进行改革。 除上述教育行政均权化的趋势外,还表现出下列趋势:教育行政科学化(主要是指加强计划与重视研究);教育行政民主化(主要表现为实行法治、健全教育审议或咨询制度以便于人民参与决策和管理);教育行政专业化(表现为教育行政机关专业化、教育行政人员专业化、内部分工精细)。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