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种儿童观,它看不起儿童,认为儿童与成人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知。于是相应的教育便是,把成人世界的东西搬到儿童脑瓜里去。也有一种儿童观,它认为儿童有他自己的世界,有他自己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于是相应的教育便是,先弄清儿童喜欢做什么,喜欢学什么,然后就让他们尽兴地做,尽兴地学。
前一种教育是把成人世界的知识、技能教给儿童,必然使儿童过一种小大人的生活。我们已经知道,儿童有他自己的世界,有他自己的生活,他在他的世界里如鱼得水。但让他过成人的生活,便是赶鱼出水,赶鸭子上架。这是对儿童的无理催逼,尽管成人可能是出于爱意、善意,即便如此,也是好心办坏事,是揠苗助长。在历史上,夸美纽斯、卢梭等人发现了它的弊端。他们之所以有这种发现,是因为他们对儿童的发现,发现儿童有一种生动、独特、有成长价值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把儿童赶出这种生活是可惜的、浪费的和不人道的。
在前一种情况下,儿童被迫记诵不感兴趣的东西,他是被动的沮丧的学习者。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儿童可以依其天性,作为一个“探索者”、“思想家”、“梦想家”来生活和学习,他是一个主动的快乐的学习者。后一种学习不但可以使儿童体验到幸福,而且更容易达成教育目的,更容易将儿童培养为未来社会健康的成人。
前一种教育中,成人自居为真理的拥有者、价值的评判者,因而他也是管理上的独裁者。他可以操纵与左右儿童,可以对儿童颐指气使,甚至可以体罚儿童。而后一种教育中,成人是儿童的研究者、引导者、帮助者、大朋友。杜威、蒙台梭利在这方面的主张最为鲜明。
在后一种教育中,成人并非无所作为、无所事事,他要胜任引导者或幕后的调控者的角色,他就必须大练内功,以便做到耳聪目明。他要成为一个儿童的研究者,了解儿童世界可能存在的内容和各种过程,了解儿童当下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的水平。
在前一种情况下,由于不了解儿童,只是将成人的东西硬塞给儿童。教师看似积极的、忙碌的,但实际上收效甚微,甚至是好心做坏事,破坏了儿童的发展潜能。而后一种教育里,成人可与儿童一起享受探究的欢乐、成长的欢乐,甚至可以从儿童那里找到成人世界所没有的宝藏。可以说,教育者只有解放了儿童,才有可能解放自己。
我们的教育是继续徘徊在前一种情况里,还是朝向后一种情况变革,这是一个问题,不过这是一个容易抉择的问题。更复杂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将新的教育观念变成我们的血肉,变成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文化无意识,把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念变成我们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教育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旧儿童观和教育观彻底铲除。
中国儿童教育变革的路还很长很长。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