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1994年以来23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鉴赏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规律:
1、多选唐诗,所选古诗主要以七绝、五绝为主。 10年来的各类试卷共涉及了27首诗词,其中唐诗17首,宋诗5首,宋词4首,元曲1首,七绝11首,五绝5首,五律4首,七律2首。
2、从作者方面看,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的时期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诗人词家的作品。 如浪漫主义的代表李白,现实主义的代表杜甫,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维,在诗歌史上与陶渊明并举的以五言见长、“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的韦应物,以“推敲”闻名后世的“苦吟诗人”贾岛,晚唐的杰出诗人杜牧,被杜牧击节称赏,呼之为“赵倚楼”的赵嘏,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人物苏轼,南北宋之交最重要的词人李清照,宋代词人中创作最丰富的辛弃疾,“永嘉四灵”之一的赵师秀。
3、注重“点”的考查。高考古诗鉴赏不讲全诗的宏观测试,而注重抓点带面。 例如2001年上海卷第19题对一个“愁”字的考查;2002年全国试卷中的“折柳”,上海卷第18题是“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2003年全国春季卷中考“雁”的物象,全国卷对“咽”与“冷”两个字的赏析,上海卷第20题“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等等。
4、借助古人的评点设置赏析题。2002年全国卷、上海春季卷采用了这种形式。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上海春季卷第18题:“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说《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5、从内容上看,所选古诗词绝大多数是写景抒情之作。 诗是抒情的艺术,任何一首优秀的感人的诗,总是诗人内心深处涌出的歌唱。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致景,妙合无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也说过“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充分说明了诗歌的这一特征。
鉴于以上总结,建议广大同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古诗鉴赏的复习指导。
一、明确文体,精选名篇。 要指导学生掌握有关诗、词、曲的文体常识,为文学鉴赏打牢基础。为此,要认真教好课本、读本中选录的诗词佳作,分析、讲解要透彻。要努力拓展知识面,精选名家的诗词曲名篇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背诵,充实他们的头脑,提高他们的素养。
二、局部品味,抓住关键。 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词中的走向。一般来说,每首诗都有诗眼,即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字。抓住了这个字,诗人在这首计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就容易把握了。如《过香积寺》中的“咽”和“冷”二字,再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个“愁”字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三、整体把握,注重尾联。 鉴赏古诗,切忌孤立分析,片面臆断。如不从整体把握其意境,是很难深刻理解诗的含义的。尾联通常担负着表情达意的作用,所以在鉴赏古诗时要特别注意尾联,仔细体会诗人蕴涵其中的情绪。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尾联很明显地交代了一个因果关系,点明“有约不来”,因而空等寂寥而“闲敲棋子”,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心情。再如杜甫的《蜀相》、《登高》,陆游的《书愤》等诗的尾联。
四、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诗歌的突出特点是含蓄,有的明说是这,实指是那,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如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乡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诗三四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于靡靡之音,实际上是批评那些掌权的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五、突出重点,强化训练。 古诗的主要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抒情和描写,针对高考所选古诗多为写景抒情之作的倾向,应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描写的方式有:正面与侧面、虚与实、白描与工笔、动与静等;抒情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有这样几种方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等。
总之,高考古诗鉴赏题还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我们应该把握这些规律,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