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问题应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点
28年的时光,4月22日“地球日”从美国走向了世界。但是当人类回眸我们美丽的家园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有害物质高达3.3亿吨,这些有害物质含有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物质,它们污染了空气、水域、土壤和地下水。
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铅为200万吨,砷78000吨,汞11000吨,镉5500吨,超过自然背景值20——300倍。
全世界每年倾倒大海的船舶废物640万吨,从船上扔进大海的塑料集装箱500万只,渔民每年倾倒进海洋的塑料包装材料22000吨。此外,每年从陆上和海上作业中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至2000万吨之间,其中油船漏油40万吨。
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
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来绝,每24小时有150到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消失。
地球上原有2/3的陆地约76亿公顷的面积均为森林所覆盖,而到本世纪80年代所有不足28亿公顷。目前,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
怪不得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的一份材料中称地球是“不幸的地球”。人类已经到了对自己的行为必须加以重新认识的时候了,保护地球,别无选择。
一个势在必行的行动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人们为此已经作出了种种努力。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代表国务院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
为了提供公众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意识,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月8日作出了关于确立“世界水日”的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19日通过49/114号决议,将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当社会上各届人士积极投身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中去的时候,学校怎能置身事外,环保问题应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学生是明天的希望,他们是这个世界未来的主人,他们有权利了解他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唯一的地球的现状,他们有权利知道他们面临着一个怎样严峻的现实,肩头担负着一个怎样沉重的担子,他们也有责任从现在开始为他们的生存环境而奋斗,让学生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行动。
一群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让学生参与到环保中来有着成人所没有的优势。他们年轻敢作敢为,他们热情易受感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就是明天,赢得了学生就赢得了整个明天。一个学生就有一个家庭,千千万万个学生组成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千千万万家庭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那么只要学生加入到环保中来,不就能带动整个社会都积极投身于环保活动之中了吗?不就能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了吗?这是一群多么朝气蓬勃的生力军啊!
一个环境保护的主阵地
学校是环境保护的主阵地,如何充分发挥学校这个主阵地的作用,带领学生积极有效地投入到环保活动中去呢?我认为应尊循知、情、意、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客观规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开展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的活动。
一、知——环保知识知多少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对环保知识所知不多,即使知道一些,也只是从电视、书刊、报纸或大人的言谈之间所得到的,零碎、模糊而感性,如何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环保知识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效的指导了。首先我认为立足教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苏教版小语教材中就渗透着环保方面的教育。第八册的第十三课《特殊的葬礼》课文在今昔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强烈对比中突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发出了“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号召;第5课《走我们去植树》以诗歌的形式,鼓励红领巾们一起去植树染绿祖国的版图;第二十九课《珍珠鸟》用优秀流畅的语言,以“爱”为主线,描绘出一幅人鸟和平共处的画面,与一年一度的“爱鸟周”活动的主题不谋而合。立足教材在语文课堂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之余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其次,学校应编写有关环保的小册子,如一个滴水的龙头每天流掉20升水,每年流掉7000多升水。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生产800公斤好纸,减少35%的水污染,节省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我国法律规定,每个年满11周岁的公民(女至55周岁,男至60周岁)每年要种植3——5棵树等等,让学生尽可能多了解一些环保知识。为了避免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爱看漫画这个心理特点,以漫画的形式来宣传环保知识,设计一个可爱的漫画形象,配以有趣的环保故事,让学生在看漫画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受到了环保教育。第三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主动了解环保知识,如:读一读有关环保的书籍,摘一些有关环保的信息,办一份有关环保的小报,举行一次有关环保的知识竞赛。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有竞争性的,适当地举行一些活动就能使他们以浓厚的兴趣投身到环保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不仅他们更全面掌握环境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活动能力。
二、情——环境保护情系我心
学生光了解了环保知识还不够,小学生单纯而天真,在他们身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识毕竟不深,如何激发他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危机感呢?我想可以分四步来进行。一看。组织学生看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让他们在电影逼真的镜头下感受由于境恶化,将来迎接他们的将是一个怎样的恐怖世界,从感性上使学生产生危机感。二想。让学生学习自己思考自己的未来,在日记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真实想法,对环保进行冷静的思考。三议。开一次关于环保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畅谈自己的想法感受,通过议论进一步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四写。开展一次作文竞赛,让学生在作文中提出自己对环境问题的看法、意见与措施,通过写使学生原先模糊的思想变得更为清晰,原先飘忽的情感更为踏实,因为再伟大的思想也要经过文字的整理表达而最终形成。而学生正是通过最后的写唤起了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三、行——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了解了环保知识,激起了环保的责任心,便可引导学生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来保护环境。首先教育学生从我做起。开展节约学习用品的活动。现在的学生都是爸爸妈妈手心里的宝,他们吃得好穿得好,学习用品更是数量多质量好,而学生对学习用品也不太爱惜,在垃圾箱中经常能发现用一半的铅笔、橡皮、本子,家长们也总说孩子的橡皮怎么这么不经擦,他们哪里知道孩子的橡皮有几块是真正擦光的。开展节约学习用品的活动不仅能节源能源保护环境,还能培养学生俭朴节约的品德,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次积极开展校外活动,如:针对“白色污染”的逼近,开展我劝妈妈用布袋的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向父母们宣传塑料袋虽方便却增加了垃圾数量,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上百年不能自然降解这一环保少知识,劝父母上街购物买菜使用布袋,菜篮不用塑料袋。再如成立“禁烟小队”利用学生在家中“小太阳”的地位劝爸爸们禁烟,为了“小太阳”的身体健康,为了孩子的未来,爸爸烟民们定能与心爱的香烟说再见。还有如使用无磷洗衣粉、废电池不能乱扔,少用洗洁净,不用一次性木筷,少用一次性产品,诸如此类的生活琐事都可通过我们的学生这群环保小卫士来监督执行,其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以学校为主阵地,带领学生走好环保之路,共建绿色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