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 着眼于“帮”
广西梧州市平民路小学 吴云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正如我们古代出色的思想家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是说:“人的思想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整理诗三百,让人经过文化的教育,解决这一切的烦恼。不经过教育,不会走上正道。”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再加上我们的古诗特点是: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这些都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和学习,以此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从而走上孔子所说的“正道”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那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读好古诗词呢?在课题“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我发现古诗词的教学,应着眼于一个“帮”字。
在以前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都在如何合作的方法上下功夫,忽视了怎样合作的形式。这让我们的教学研究陷入了内容与形式不相适应的困境中。“合作学习”的形式,从一开始探索到现在的深入研究,都还拘泥于这么几种形式:同位互议、同位互说、同位互练、进而发展为小组讨论、小组练习说、读、写。多姿多彩的方法,犹如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质好实用,本来可以一展风采的,却很无奈地被包装在一成不变的瓶子里,而无人问津。要有出头之日,看来只好等待识英雄重英雄的“伯乐”了。围绕一个“帮”字,我们低年级教研组开始研究与探讨,逐步走出一条路子来,为我们诗歌教学的合作形式的研究,开创了新天地。
一、帮在竞争中。低年级的学生活好动,学习的目的性不强,让他们和中高年级的学生那样议议论论、说说练练,真的有点拉牛上树的感觉。我在我们一年级的课堂上发现,学生们还会把合作学习的议议论论变为了争吵,你不同意,我也不同意,结果闹得不可开交。同时,其他的二、三年级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让我们一度对在低年级进行合作学习产生了质疑。幸好我们年组的老师不放弃,不气馁,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
竞争,在低年级里特别好用。看,“小朋友们,我发现第十学习小组的同学可真能干,他们又得了40分,加起来一共80分啦!”极其鼓动性的语言,让低年级的学生们有了的目的,有了前进的方向。在帮中,他们会自觉地杜绝争吵。你听,“别吵,别吵!快想出办法来,不然我们又会丢分了。”
推而广之,为了让“帮”始终维系住竞争中,我们还要适时地改变以往的同位互动,小组互动的僵化形式。今学期,我的一节研究课《草》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竞争中掌握好读诗歌的节奏,我先让学生分四个大组试读诗歌,让学生自己评出读得怎样。在以前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评议:“我认为第二组读得较好,有点诗的节奏。”“我认为第一组读得好,他们很有感情。”“我认为第四组读得好,因为他们读得很流利,没有读错字。”……综合评议,我适当给出分数这四个大组。接着,让学生自由读,细细体会怎么读,诗歌才更好听。然后分十二个小组进行比赛读,评出严格的分数。在两次分数的鼓动下,学生们最后的同位互相练习朗读,特别来劲,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过一翻努力,大家一致认为《草》的节奏应该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外,每人也能在合乎节奏的情况下,各有各的读法,在诗里融入了自己的一片真情。没有特别足够的时间让四人学习小组互动,同位互动,更没有排出四人学习小组的座位来让他们充分互动,但是效果是明显的。可见,只要能让学生互相帮一帮,帮出知识来,帮出收获来,我们就用这种形式。不必局限于合作的时间、次数、人数,甚至合作的座位安排。
二、帮在表演中。表演在低年级里很普遍,也很实用。《寻隐者不遇》、《古朗月行》这类诗歌,描绘了一件有关诗人的身边事,非常适合我们的小学生进入其境,在表演中慢慢地品味出诗人的丰富含义,领略到诗人的绝妙的想象力和出色的艺术表达方法。
由于理解的程度、表演的能力、生活的积累都各有不同,因此, 帮在表演中的“帮”,也要求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四人学习小组的互动上,同位的互动上。而是把握时机,随机应变,力求让学生真正帮出效益来。《古朗月行》的一课里,我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在反复的朗读后,学生已对诗歌有所感悟了,我就把握时机,在黑板上画出一轮圆月,一座凉亭,并涂上古朴的颜色。然后请几个学生上黑板表演。一个有一个的特色,老师鼓励他们,不作评议。表演完了,“小朋友们,当时的诗人是这么说,这么想的吗?”顿时,课堂里闹哄哄的,纷纷急着想表达自己的意见。“只要大家读好了这首诗,就一定表演得最出色。”话刚说完,课堂又书声琅琅,大家都想表演好这首诗来。过了一会儿,我又适时让学生互帮一下,“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我们还要团结起来,演好这首诗。”或同位练习,或自己找同伴练习,或四人小组练习。到最后,让学生总结自己表演的收获。根据同学们的总结,我知道了,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已经达到了。“李白小时候就仔细观察了,所以才会把月亮叫做白玉盘的。”“我知道了李白很有想头,居然觉得月亮是神仙们用的瑶台镜。”“李白也和我一样,认为月亮是一面镜子,好端端地飞上天空中。”……合作学习融化在表演中,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突破了以往的固定性,变被动为主动,一切由学生的兴趣所主宰。学生不仅学有所得,而且提高了读诗学诗的能力呢?
三、 帮在练习中。今学期里,我们低年级教研组的老师们都尝试运用了这种形式。研究课《咏柳》、《村居》,为了让学生更深一层地领会诗中的意境,合作画一画诗人所赞颂的柳树,合作描一描诗人笔下的春天。这个画一画、描一描,就是练习。把合作学习溶解在这些练习中,很好地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作用,直截了当地完成教学目标,减掉了示范合作,指导合作的烦琐。
我在《春晓》一课中,也运用了这种形式。在理解了诗意后,我就让学生自己来画一画诗人所描绘的春天。首先让他们自己画,然后让他们自由找伙伴评一评,回到座位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不足,最后分四人学习小组画一幅,评出优秀作品。围绕着一个“画”字,学生高兴地去合作,主动地合作,反复地修改自己的所感所思,最终理解了古诗:春天是个让人舒畅的季节,睡觉睡得甜,鸟语花香,时时来一阵温和的春风,一阵细细的春雨,万物都在复苏、生长。
四、帮在游戏中。游戏是我们的低年级常用的手段,它很好地维持住学生的注意力,使短暂的注意力变为持久。诗歌教学,指导背诗是最重要的环节。但在低年级里,理论上的指导是那么无可奈何,我们只好求救于生动的课件、形象的挂图、有趣的表演。可这些办法只能面对的是大部分学生,还有小部分的学生还会不明白你的苦心,或是想象有限,或是观察不细,或是开了小差,而处于迷惘之中。这时候,帮在游戏中,就可解决这个问题了。
在学完一首诗后,我会安排一些游戏,如“击鼓传球”、“诗歌接龙”等。在这些游戏中,学生们自觉地互帮,努力地记忆诗歌,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背诗的气氛。至于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游戏,老师最好让学生去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编游戏规则,这样的帮在游戏中,一定会事半功倍。以上提到的游戏,就是我们的学生们想的,深受同学们喜欢,连下课了还玩这些游戏。你说,帮在游戏中,是不是把受教育的面扩展了,甚至更宽,更广了?
诗歌教学的形式发展了,牢牢把握住诗歌的特点,着眼于这个“帮”字,深入地研究如何在这种新型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爱诗、学诗、读诗,从而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1、帮一帮,反复读出节奏。
枯燥地反复读,很明显会让学生厌烦,最终迫使学生放弃。这样不仅诗歌的节奏读不出,连学生爱诗的兴趣也没了。诗歌教学,我们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爱诗的兴趣,接着就要让学生掌握诗的节奏。诗歌的节奏,犹如进入古典诗词那个辉煌殿堂的“敲门砖”。不会诗的节奏,就无法与诗人沟通,沟通不了,你就无法悟其境,品其味了。
如何才能避免“枯燥”呢?帮一帮,把反复读置之于合作学习中,就很好地保持住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诗的节奏,并在节奏的统率下,读出自己的特色,让诗的含蓄发散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除了以上介绍的帮在竞争中的形式可以帮一帮,反复读出节奏,我们还可以在帮在表演中、帮在游戏中,只要能让学生不厌其烦就行。《寻隐者不遇》一课,我就是运用了这种合作形式。先由几个学生上讲台前表演,激起全班同学的表演欲,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反复读诗歌,自己读完了,就去找同伴练习表演。练习完了分学习小组比赛表演,评出优胜者。最后让学习小组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演才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诗里什么字、什么词告诉我们地点、人物、干什么,一个内容一个停顿,并示范画出节奏。由于有演的基础,这样的引导一点也不枯燥,还有点“休息”的感觉呢。演是放,导是收,一放一收,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帮一帮,细细品出意境。
学生掌握了诗歌的节奏后,老师就要着手于如何指导学生细细品出诗的意境来。诗歌有诗歌的特色,其中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含蓄。大段大段的空白,要我们学生用丰富想象去弥补,用生活经历去补充。这个弥补,这个补充就是细细品出意境的过程。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让学生在帮在练习中的合作形式下帮一帮:请几个学生上黑板画一画诗中的柳条、柳叶。他们画得怎样?让其他学生自由改一改,或补一补,并说出理由来。黑板上的柳树在大家的努力下,画好了。再让学生自己独立画一画诗中所描绘的春景图:有柳树、春风……让学生自主地想象,春天的鸟语花香,春天的万物复苏。不知不觉的帮一帮,一声不吭地潜在画一画中,学生就在这有趣的练习中品出了诗的意境。教无定法,形式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我们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品其意,悟其境,我们就用它。因此,这个帮一帮,不仅可以在帮在练习中,还可以在帮在游戏中、帮在表演中。
3、帮一帮,感情背出诗歌。
诗的浓缩性,字词的含蓄性,让人们不断地去品味,甚至一生都在体会,慢慢地细嚼出诗的酸、甜、苦、辣。诗歌的教学也一样,不能只停留在学会、学懂就行了,还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这就是引导学生感情地背出诗歌来,甚至背出更多相关的诗歌,以此为以后体会人生,提高自身修养,培养良好思想情操打下良好基础。
指导背诗,理论--形象--理论,这是我们以前的做法。先出示背的方法,然后示范,利用课件、挂图等形象的教具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背诵,再让学生自己小结怎样背,最后强调背的方法。这样的做法在我们的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迫使着我们的老师迅速改革,以适应当前的时代要求。帮一帮,让我们尝到了改革的甜头。在帮在游戏中、帮在表演中、甚至帮在练习中,都可以指导学生感情背诵诗歌。《古朗月行》一课,让学生在表演中合作:让学生在会演的基础上,边演边背,时而是李白,时而又是让人遐想的月亮。在此基础上,学生不自觉地会编动作感情背诵诗歌,会与同伴你一句我一句地对背诗歌,甚至还与老师比赛着背诗。帮一帮,让学生思维开拓了,由单纯听老师的,变为我会背,我还能用上许多办法来背好这首诗。
紧扣住一个“帮”字,从诗歌的特色、低年级的学生特点出发,我们尝试改革合作学习的形式,并在此新型的合作形式上尝试运用读、悟、背的方法,进行诗歌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诗歌教学,学生的爱诗、学诗、读诗培养起来了,甚至还形成一股风气:二年级的学生大量购买有关唐诗学习的VCD,一年级的小学生则常常把学过的、没学过诗歌的挂在嘴边。“比一比,谁背得多”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们大展身手,让很多老师折服:“小小年纪,背得如此多诗,背得那么有感情”。通过调查,在没进行实验前,低年级只有70%的学生对诗歌有兴趣,实验后,95%的学生爱上了诗歌,100%的学生能把学过的诗有感情地背出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去完善诗歌教学的教学模式,让她为我们的未来,添枝加叶,变幻出更先进、更文明、更和睦、更民主的理想境界!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