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现有青年教师30余名(其中,东坡区青年骨干教师2名),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因此,必须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并促使一部分青年教师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带头人或东坡区骨干教师、名教师。
学校、党支部、教导处、工会和团支部等部门要积极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组织教师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及时事政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使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学校要经常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教具制作与使用、组织教学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培训和提高,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安排好教师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检测,并力争在检测中人人合格。对于基本功较差的教师,应重点督促,随时提醒,不断强化自训与加强辅导,以切实提高教学技能。
一是抓好青年教师备课、上课的指导,督促检查教学“六认真”工作;二是开展业务讲座,转化教学观念,充实理论头脑;三是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公开课、示范课和教学比武课等,培养竞争意识,促进教师成才;四是抓好“三个一”工程建设,即每个教师每期记10000字左右教育教学读书笔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经验论文,上一堂优质课或交一份优质教案等;五是要求青年教师每年至少自费订阅一份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相关的报刊杂志,以丰富经验;六是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或参加培训,开拓他们的视野等。
一方面加大力度培养骨干教师,发挥骨干教师的优势,从而带动其他教师积极成才;另一方面加强对薄弱教师的指导与扶持,使这部分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学校行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等,要切实路行职责,既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又要用心关注后进教师及新教师,使这些教师能不断得到提高。
早在几年前,学校就要求所有的青年教师,必须在2005年前,通过自考、函授或电大,全部取得大专学历,并大力鼓励青年教师拿本科。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决不能满足于过时了的“一桶水”,应该要有“一井水”,不仅仅是量的增加,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必须保证知识的鲜活。
学校每学年评选表彰各类先进或评中级职称时,青年教师要占一定的比例,但要根据青年教师的能力和实绩评定,并积极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竞比赛活动,通过锻炼和提高,从而早日成才。
当然,培养青年教师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不过事在人为。尽管环境有了,氛围也营造了,但是青年教师能不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这就还得看他们自己怎样去“表演”了……
2004年5月8日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