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师可以结合动画、声音、录像等设计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奇妙的语文天地。在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语文教学要从以知识积累为取向,转向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取向,立足于促进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喜欢语文,学会学习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课标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教师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要用创新的理念,恰如其分处理好师生关系,给予每个学生展示创造、表现、成长的机会,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电教媒体是学生注意力的磁石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听讲时注意力是否集中是息息相关的,而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语文知识寓于生动,形象的图画之中,使语文知识更加具体化、新鲜化、趣味化,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要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使学生在校园、在走廊、在教室,都置身于良好的语文学习的环境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使师生之间极具亲和力,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教师要不断地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悦。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在教学伊始,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播放录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觉得西沙群岛怎么样?”录像介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的鱼成群结队: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流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更加美丽,更加富饶。在悦耳动听的《江南竹》乐曲的陪衬下,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与导播走进西沙群岛。学生从中体验了美的意境,感受了美的熏陶。同学们一边看,一边不住赞叹,哦!太美了!真想到那儿去一饱眼福。我看同学们的学习兴致非常高昂,随后,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让他们从意境中整体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二、电教媒体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向导
观察就是让学生去感知事物,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许多表象,达到逐渐认识事物的目的。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前提下,善于动脑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主动地探求未知,从而对所学语文知识有所感悟,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功能之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指导、辅导的作用。教师的指导,要以学生的学情为依归。要坚决摒弃形形色色的“牵着学生走”的“导”,要目中有学生,目中有学情,要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前提下来“导”,要顺着学生的学,就大家共同关心的“疑”“惑”来“导”。在“导”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语文的习惯。而这些方法、习惯,不应是教师讲出来的,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一点一点发现的、领悟的、归纳的。这样的方法才是活的、管用的方法,这样的习惯才是对自己有触动、愿养成的习惯。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并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
例如:我执教的《爬天都峰》一文,首先,大屏幕显示天都峰的图像,同时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同学们去欣赏它的险峻峭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的景象。接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头脑中的想象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细细品味文中描绘天都峰的“险”、“陡”。如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电脑出现这样一个画面:天都峰顶被云彩缠绕着,笔陡的石级直插云霄,在这里我特别制作了一个课件,石级上的铁链突然从云霄席卷而下,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让学生边看边体会,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然后,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朗读,体会此情此景,并有感情地读出它的语气。同学们争先展示自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此情景教学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了解了天都峰高、陡、峭、险;而且还让同学们领略了黄山的奇景。
三、电教媒体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渡船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教学不仅是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大脑已储存的信息,根据一定的要求,通过“提取、比较、筛选”等思维方式处理信息,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呈多向流动状态。
课堂教学组织本身是线性的(从开始到结束),但内部教学资源的使用不再是线性的,因为各个内容区是用虚框围起来的,学生可任意在各个区漫游,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节课时中占了90%的时间,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绝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广播者,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当然包括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整合、试验、测试等)作用外,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习过程的作用。
例如:在《翠鸟》一课的导入阶段,我采用情景导入法展示课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展示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长得可真漂亮:头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同学们在配音朗读中欣赏着翠鸟的美。接着我又问:“通过眼前的这幅图画,你能介绍一下翠鸟的样子吗?”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展示自我。紧接着我又引导同学们通过看图,找出描写翠鸟的外形顺序,指导他们图文联系在一起找规律。在这里我用课件出示翠鸟每一部分颜色,把文字提示写出来。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兴致盎然,聚精会神,都想试试。课件的步步展示,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和谐、自主、自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欣赏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从而填补小学生表象贫乏的空缺,使他们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提高想象思维能力。
松软适度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大部分的学生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能力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威信感受到了挑战,压力增大,因为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
例如:在《猫》一文中,学完课文后,出示三幅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画面,大胆想象图中的猫正在做什么,说什么。如右面的三幅图学生的想象分别是:(1)我猜这两只猫正在看世界杯,它们可能在说:“什么时候我们猫也能举行一场足球比赛该多好呀!”(2)我猜这只猫可能在说:“今天没捉到老鼠,来捉条鱼吃吃吧!”(3)我猜那只黑猫正在对那只白猫说:“亲爱的白猫公主,您的毛可真漂亮,能请您跳支舞吗?”这样直观的表现形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且增进了学生对小动物的感情,进一步感受到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
可见,灵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想象事物,培养其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感知外界事物;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熏陶,使之在美的意境中素质得到全面地提高。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